六颗红心 同一焦距 三代党员家庭镜头里的信仰接力

阅读提要:一家三代人的党员,三代人的影像追逐者,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发展和变化,累计拍摄30余万张涉及家乡自然山水、风土人情、特色产业等照片。这就是酉阳自治县家喻户晓的摄影师吴胜延老人一家,让酉阳桃花源、何家岩村全国民俗文化摄影基地、酉阳青蒿、酉州乌羊、宜居茶、麻旺鸭等,均在这个“党员世家”“影像之家”的镜头里定格成6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近日,记者采访了他们。

一家三代党员到场祝贺(右起吴胜延、李淑梅、吴雁、吴海龙)

爱好摄影▶▶▶       

用镜头记录山乡变化

吴胜延,男,1938年1月生,中共党员,系酉阳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1959年,22岁的吴胜延从酉阳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酉阳报社工作,成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当他第一次接触新闻摄影时,从黑白胶卷里冲洗出的一张张照片让他深深着迷,为此他对影像记录也特别感兴趣。次年盛夏,他怀揣梦想背着相机徒步到南腰界乡,用镜头捕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酉阳乡村的原始风貌,包括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土坯房前晾晒的苞谷粒、火炕灶边纺织的大娘等画面。60余公里的崎岖山路,渴了饮山泉、饿了啃红薯,他出色地完成摄影采访。

吴胜延当年拍摄的花田梯田

“在那个胶卷弥足珍贵的年代,我用脚步丈量酉阳的每寸土地,用光影记录酉阳的山乡巨变。”吴胜延说,画面中,有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热火朝天,通乡公路建设的壮阔场面,农闲时村民们围着篝火欢跳摆手舞等,成为上世纪六七十时代农村发展最生动的写照。

1981年,吴胜延调至县委宣传部工作后,他仍坚持用相机记录酉阳发展变迁,通过光影捕捉晨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梯田云雾、土家阿婆在青石板上晾晒刚刚收获的花田贡米、古镇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在暮色中轻轻摇晃等。

吴胜延当年拍摄的麻旺鸭

为了探索和发现大酉洞的秘密,吴胜延背着相机钻进这个神秘洞穴。当镜头对准洞内垂悬的钟乳石和蜿蜒的暗河时,他的手微微颤抖——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吗?这些照片后来成为申报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资料,让酉阳桃花源从地方志里的传说变成了现实中的仙境。

“家庭支部”▶▶▶  

一家三代6名党员

一家三代人有6名党员,左邻右舍说他们一家可以成立一个“家庭支部”了。 

吴胜延参加工作较早,一年到头背着相机东奔西忙,把加入党组织一事就推迟了。直到1991年,即将退休的吴胜延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胜延家,最早入党的是他老伴李淑梅,已有67年党龄。她于1959年参加工作,曾任酉阳县铜鼓乡妇女主任。1962年,回到龙潭镇梅树村务农。

吴胜延的长子吴雁,曾在武警部队服役,在部队入党,立过三等功。在酉阳县规划资源局退休,是一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次子吴鹏、儿媳马洁都是中共党员,他们现在四川省达州市工作。”吴胜延说,大孙子吴海龙,2011年11月在部队入党,党龄有14年,祖孙三代有6名党员。

吴胜延夫妇翻阅摄影作品

这个“党员世家”,都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单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吴胜延自1997年退休后,他外出拍摄的时间就更多了,摄影的信心也更足了。每天起早摸黑,把主战场转到乡村振兴的新阵地上。

为拍摄花田乡何家岩梯田,他凌晨四点打着手电攀爬滴水岩,膝盖被荆棘划得鲜血直流;为拍摄宜居茶万亩茶园,他背着相机上坡下坎辗转三个山头;在青蒿基地里,他任由38℃高温暴晒两小时仍然坚持拍摄青蒿长势。这些看似“自讨苦吃”的坚持,最终凝聚成酉阳县桃花源5A级景区、何家岩村全国民俗文化摄影基地、酉阳青蒿、酉州乌羊、宜居茶、麻旺鸭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的六个创建基石。

“直到现在,县里每当有重大节庆活动举行,仍能看到吴老身背相机的身影。”酉阳摄影家协会主席田维祎说。近年来,吴胜延还自费出版了《酉州揽胜》《酉阳在改革中前进》《巴渝古镇—龙潭》《走进土家苗寨》《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酉阳》等宣传画册。其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吾乡酉阳》,记录了酉阳60至90年代的社会变迁,作品被国内多部典籍收录。

三代摄影▶▶▶

影像之家的传承密码

三代人的党员家庭,在当地就比较少见。而三代人的影像摄影就更难得了,把摄影艺术代代相传,是吴胜延一家用影像对外宣传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唯一传播工具。

多年的艺术追求,吴胜延先后被授予“中外著名摄影师”“中国摄影艺术终身成就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他出版的《酉州揽胜》《酉阳在改革中前进》《巴渝古镇—龙潭》《走进土家苗寨》《中国摆手舞之乡—酉阳》《吾乡酉阳》等多部宣传酉阳的画册,受到文艺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为其作序,中央电视台也曾对他的创作事迹进行了18分钟的专题报道。

翻阅往年作品

老人的长子吴雁,现为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01年当选为酉阳县文联委员、酉阳摄影协会副会长。摄影作品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风景名胜》《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市容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2004年8月,加盟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系酉阳县第一个与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的签约摄影师。

老人的二女婿冯学杰,现为酉阳摄家协会会员。外孙陈琪,现为酉阳县融媒体中心视频栏目记者。

在吴胜延的书房里,祖孙三代人的摄影作品陈列成时光长廊:父亲拍摄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的火热场景,吴雁记录的群众自发抗洪抢险的感人画面,冯学杰用无人机航拍的新县城高速发展的壮丽全景,陈琪用数字记录新时代酉阳发展新故事,将酉阳的沧桑巨变浓缩成了一部酉阳飞速发展的光影史诗。

如今,吴胜延依然保持着清晨散步拍照的习惯。虽然端相机的手没有以前稳了,但他仍自信满满,学会了用手机拍摄短视频。他说:“只要手还能按动快门,我就要把家乡的美景传递到全国和全世界更远的地方。”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