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条路是真的该维修一下了,遇上下雨天,农产品就很难运送出去,请相关部门解决一下。”日前,一堂题为《理解“三方议事”制度 争做时代小主人》的思政模拟课在黔江区阿蓬江中学八年级(1)班进行。在区人大代表王晓琴的组织下,由学生组成的模拟群众、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用实操案例来解读“三方议事”工作机制。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直观了解了‘三方议事’工作机制,知道了基层干部是怎么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阿蓬江中学学生胡雪说。
学生不仅要读好书,还要了解时事政治。黔江区阿蓬江中学教师、区人大代表王晓琴把“三方议事”的思政课题带入课堂,让中学生形象生动地了解这项机制。
王晓琴以“三方议事”为切口,引导学生从“身边事”感悟“人大制度”,通过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职责,将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
王晓琴说,这次课程覆盖阿蓬江中学三个年级6个班,近300名师生。作为人大代表和思政教师,本次课程实现了“双重身份”优势互补:政治性,通过具象化“三方议事”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筑牢学生制度自信;实践性,打通 “课堂-校园-社会”育人链条,培养有担当的小公民。
王晓琴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思政课程内容,用浅显易懂的实操案例来解读政治理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她还将深入其他中小学,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程。
——新闻链接——
“三方议事”工作机制
人大代表熟悉基层和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黔江区人大常委会总结人大城东街道工委在官坝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的工作经验,推行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开展议事协商,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的“三方议事”工作机制,切实将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实现以“小议事”服务“大民生”。
(通讯员 陆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