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会场全景

中医院领导主持开班仪式

小鹿AI医生启动仪式

为专家颁发聘书

学员提问

本报讯 (记者 徐朝政 文/图)峡谷城春意渐浓,会客厅万物欣荣。3月7日,黔江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隆重开班,共话黔江中医药新未来新起点。该培训班由黔江区卫生健康委主办,黔江区中医院承办。黔江区卫生健康系统委机关各科室负责人、30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同志、民营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等共300余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聚焦“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既是落实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培训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袁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陈广泰教授分别上台授课,并和台下学员互动交流。现场还举行了黔江区中医院高质量发展顾问聘任仪式,区中医院为袁钟教授颁发了聘书。

讲座中,陈广泰教授以《DeepSeek医疗应用与AI办公效能提升》为题,围绕deepseek写作与健康科普创作、AI论文写作与PPT制作、AI短视频创作与数字人、做人与治病救人等内容与学员进行了交流学习与实战演练。袁钟教授以《医疗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做人的问题——做人、做中国人、做共产党人和做治病救人的人》为主题,就如何提升中医药文化认知感和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使命认同感,以及从医道德、使命担当、做人与治病救人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学员黄明江说,传统中医有了科技的加持后可利用发展空间更广阔,他对医生的职业使命、道德素养,用治病救人来诠释医者仁心的真谛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理论制度上的创新,更包括与时俱进的传承。”黔江区中医院党委书记孙章华表示,当前,DeepSeek等大模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医疗领域,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和服务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此次培训聚焦“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既是落实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悉,接下来,黔江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全面提升中医人文素养,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医德防线,弘扬清风正气;紧跟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浪潮,深度思考,树立AI辅助医疗、管理服务的全新理念,向效率要空间,向创新要动能;进一步认清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推动中医药管理服务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跨越式提升,为全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在培训班间隙,记者与两位权威专家展开对话。面对新时代中医药发展命题,两位学者展现出不同的观察维度:一位聚焦科技浪潮,一位着眼文化根脉,让我们看看两位专家的深度解析。

  陈广泰:AI赋能医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有一个观点愈发清晰:取代你的并非AI本身,而是那些比你更善于运用AI的人。”在今天的讲座中,陈广泰教授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并指出医护工作者掌握AI工具已成为必然趋势。

陈广泰在讲座上深入剖析了AI在日常工作中的多元应用。比如在文字处理方面,起草文件、撰写汇报总结时,AI能快速梳理思路、组织语言,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创作新闻稿时,它可以精准抓取关键信息,使稿件更具时效性和吸引力;进行科普创作时,AI能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大众更容易理解。在演示文稿制作上,AI能根据内容快速生成美观、逻辑清晰的PPT模板;对于论文课题写作,它还能辅助查找资料、提供研究思路。陈广泰说,AI工具不是专业的替代品,而是助力专业发展的强大羽翼,我们应积极拥抱AI,紧跟时代步伐。

陈广泰表示,今天,黔江区中医院还正式发布了小鹿AI医生助手,这是医院在AI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次培训意义重大,旨在帮助医护人员融入AI时代,熟练运用AI工具。通过AI技术,医护人员能够在就医、看病、中医论证、个体化治疗等环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小鹿AI医生助手具备24小时在线服务的能力。当群众身体不适,比如挂号就医、服务咨询或者需要急救时,只需在线连接小鹿AI医生助手,就能获得初步的诊断建议。其后台与医院的专职医生紧密对接,一旦遇到复杂问题,医生能及时介入,为群众排忧解难。

提升医护人员运用AI的能力,是服务黔江百姓的重要一步,也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让中医药事业搭乘AI时代的快车,不仅能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收获更好的体验和疗效,更能让中医中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题,提升群众的健康福祉 。

袁钟:仁心仁术铸医魂 中医药文化兴黔江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让医学回归人文温度?袁钟教授开具的首张处方应是“关爱”。

袁钟表示,现代医学在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亟须重建“见病更见人”的人文关怀体系。他提出医者当以救厄立志培育济世情怀,以气节立人坚守职业操守。在黔江乡镇卫生院调研时,他发现那些能与患者建立长期友谊的医生,往往成为当地最受尊敬的幸福群体。

“医疗不该是冰冷的仪器对话,而应是两颗心的温暖相遇。”这番话引发全场共鸣。袁教授说,他自己是搞医学人文的,近年来医疗行业里面的这些人,技术都发展得非常好,但最缺的就是和人打交道,跟患者打交道就是最基本的医学人文,医生们要学会怎么关心人、重视人、帮助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医疗行业,它不是简单的冷漠的或者是无情的行业,它不是把一个个患者当做机器,那要求什么?就要学会尊重患者。

作为从三峡库区走出的学者,袁钟对黔江发展有着深切期待。他敏锐指出,这片被武陵山水浸润的土地,正孕育着中医药复兴的独特机遇——高达65%的森林覆盖率滋养着多种道地药材,土家苗汉交融的文化土壤保存着鲜活的民间验方。“这里完全有条件打造中医药文化城,让悬壶济世的古训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

袁钟教授结合全国考察经验,认为黔江今后在产业端,完全可以构建“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康养旅游”全链条,培育“家家知养生、村村有药圃”的健康生态,让青山变金山,助力群众增收。后期还可以建设辅以中医博览、非遗传承、诊疗体验于一体的中医文化,进一步探索黔江独特的中医药产业模式。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