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华松 文/图)2月27日,黔江区“武陵雁”校园文学社(以下简称“武陵雁”)城西小学分社(以下简称“分社”)举行社员见面会,40余名爱好文学的孩子齐聚一堂,与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武陵雁”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文学魅力,憧憬文学梦想(如图)。
见面会上,“武陵雁”社长王华松以《文学改变命运》为题,向社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号召全体社员热爱文学,积极创作,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生活鉴赏、感悟能力。“‘武陵雁’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会破除写作恐惧,通过培养文学爱好、自由选题等方式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同时,引导大家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将生活体验融入写作中,使写作成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部分;此外,还要学会通过写作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使其成为情感成长的重要载体;最终,让大家在‘武陵雁’构建的体系中规范化学习、多维度成长,无论是对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还是全人格的形成,都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城西小学于2004年秋季由原两所村小学(石峡、白家)合并迁建而成。近年来,该校秉承“积土成山、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乐学、健康和谐”的校训,形成“集思广益、厚积薄发”的校风,“博采众长、因势利导”的教风,“见贤思齐、兼收并蓄”的学风,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五育并举,致力于培育言行文明、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新一代,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该校先后被区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重庆普法教育零犯罪学校、重庆市艺术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黔江区文明校园、劳动教育示范校、“领雁工程”(劳动教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在区级艺术、体育、阅读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荣获区级教育成果一等奖。2024年6月,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改革试点)结项。
该校校长刘国华表示,在小学开展校园文学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启蒙,引领孩子们爱上文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养和语文学科成绩;三是从某种角度看,校园文学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学活动展示学生才华,增强集体荣誉感;四是校园文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能将二者紧密结合,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文学魅力;五是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孩子们可以从小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六是校园文学活动不仅关注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通过跨学科协作,探索“五育融合”的新路径,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