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身残志坚追“竹”人生

划篾、起底、编织、收口……一根小小的篾片、一根长长的藤条,在石柱自治县鱼池镇山娇村大连组万书华的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只造型精美的竹藤手工品便“诞生”了。

62岁的万书华是万氏竹藤手工编织第五代传承人,从事竹藤编织近50年。13年前,他的右手臂受伤致残,后妻子又因病致残,但他仍然坚守和传承着这项技艺,不断推陈出新,让传统技艺焕发勃勃生机。2023年2月,他被评为县级“优秀非遗传承人”。

结缘编织痴心不改 

鱼池镇盛产竹材和藤条。一直以来,当地群众就地取材,编织各类生产生活用品,使得竹藤手工编织这门技艺得以延续。

一根篾片、一根藤条、一张凳子,是万书华必备的“三大件”。或劈或划、或拉或穿,篾片和藤条如两根绿色的丝带一样轻盈。50年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一件件精美的竹藤制品见证着万书华精湛的技艺。

“竹编和藤编是个精细活,很考手艺,一丝一毫都差不得。”万书华介绍道,竹藤手工编织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收,一名匠人要想有扎实的基本功,至少需要学习三年的时间。

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万书华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接触竹编和藤编技艺,白天跟着下地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学习编织,编好后出售用于家庭开支。

竹藤编织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伤手的活。长年累月下来,万书华的双手全是编织时留下的伤痕。

“对我来说,竹藤编织不仅是一份补贴家用的活计,更是在传承一项传统技艺,它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万书华对竹藤编织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群众称他是隐藏于民间的“竹林高手”。

身残志坚推陈出新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2011年,外出务工的万书华在调整机械设备时,右手不慎卷入运转的传送滚筒中,导致右臂骨头断裂,整整住院了三个月。由于植入了钢板和钢丝,最终落下肢体三级残疾。

“传统手艺怎么才能走得长远,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在家休养的日子,万书华不断琢磨。“之前编织的都是老百姓家里的日常用品,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是用来作装饰,产品必须更新换代才行。”

万书华开始尝试编织一些不一样的产品,探索“竹篾片+野藤条+塑料带+多色彩”技艺,并成立了万氏竹藤手工编织作坊。

“竹片要分得又薄又细又匀,藤条要用原生态的并适当加工,再搭配不同颜色的塑料带,才能好看好用。”说话间,万书华拿起两根细细的塑料带,在一个红白蓝相间的小花背篓上一番穿、拉、扯、叠,便编成了两条漂亮美观的背带。

巧匠出力作,件件是瑰宝。多年来,万书华创新推出了手提包、小背篓、盘子、篮子、花盆等数十种产品,很受市场青睐。

2023年7月,万书华的妻子马勤香突发脑梗塞,虽紧急送医治疗,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半身不遂,需要靠拐杖才能慢慢行走。万书华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上的活。

传承技艺弘扬非遗 

“春夏的竹子不能砍,容易生虫,采回来的藤条要浸泡、蒸煮、去皮,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结实耐用。”不知不觉,万书华的编织生涯走过了50年,这门技艺在他的手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诀窍。

同村的谭其发、万世成、张义学等人,经常上门向万书华请教。只要有人来交流学习,他都毫不保留,一遍又一遍讲解技巧。

万书华(中)指导村民编织

“现在,我手把手带出来10多个徒弟,孙子、孙女假期也跟着我学。”年过花甲,万书华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万书华深知,随着时代变化,大家对竹藤产品的需求不光是传统的实用功能,需要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在我有生之年,尽可能多推出一些新产品,让这项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人生如普通的竹藤一样,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通讯员 隆太良 钟思佳 文/图)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