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益新夜校 开启市民新生活

本报讯(记者 李诗素 陈仙明 文/图)“今晚教大家指法和吹气练习,双手指肚按住六个音孔,左大拇指按住下孔,吹气时上下嘴唇闭紧,嘴角不能漏气……”11月8日晚,重庆市黔江区文化馆6楼多功能厅,灯火通明,辅导老师张泰中正在为学员进行葫芦丝演奏基础知识辅导练习。

在场参加葫芦丝培训的60余名学员,是一个老中青少年组合班。除了离退休老人、上班职工、在校学生,其中有不少母子、母女、父子、父女同堂学习的进城务工家庭。

“我看到文化馆秋季免费开放培训招生信息后,就给孩子报了葫芦丝班和书法班,孩子小要人接送,后来我又报名参加。”培训现场,与孩子一起学葫芦丝的邬荣环说。

邬荣环是正阳街道人,她在送孩子上学的同时,还加入到一家公益机构,成为一名志愿者。

现在年过五旬的尹文英,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她经营餐饮30多年,一直没时间参加文化馆的公益培训。如今,她将餐馆交给儿子经营,在家自学舞蹈和空灵鼓。今年,她抓住文化馆秋季免费开放培训的机会,便报了非洲鼓和葫芦丝培训班。

记者看到,在文化馆5楼至9楼的多个培训大厅,人气爆满。从周一到周日,每晚都有培训课程,时间从晚上7点到8点半。参加培训的学员,年龄最小的3岁,最年长的89岁。

据了解,过去的夜校是为了扫盲教人识字。现在的免费开放培训,旨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黔江区从2014年开始,落实市民培训场地,安排优秀专业骨干老师,在之前已有的书法、声乐、葫芦丝、现代舞、民族舞、少儿美术等的基础上,新增了成人瑜伽、太极、古筝、吉他、非洲鼓、摆手舞、中国舞、书法、美术及少儿书法、声乐、舞蹈、口才等27个项目课程。培训场地也从主城区延伸到街道和乡镇,每年开设春季和秋季培训班,每季培训时间为3个月,基本做到市民按需所学、学有所用,达到结业水平标准。

“考虑到白天很多市民要上班、学生要上课,我们就以‘夜校’的方式进行培训。”黔江区文化和旅游委副主任吴团说。

文化公益培训项目,是黔江区在认真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举措,把没有艺术基础的市民培养成能写会画、吹拉弹唱的艺术新人。连续十年来,区文化馆已免费培训市民2万余人。

据了解,经文化公益夜校课堂培训的很多中老年人,有的回到社区、回到乡村,担任起乡村“百姓大舞台”的辅导老师,将所学的内容又教给当地群众,以此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综合素质,繁荣乡村文化事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