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浩 通讯员 李绍标)10月18日,“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彭水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彭水自治县委书记石强围绕“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山区民 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作主发布并答记者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主持发布会。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清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政府新闻发言人王露波,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新闻发言人冯吉光回答记者和网友提问。
石强在作主发布时对彭水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石强说,生态、民族、文化是彭水的“三大特色”。生态方面,有摩围山、七跃山等生态山系和乌江、郁江等生态水系,是一座典型的山城、江城;民族方面,有少数民族人口40.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57.6%,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和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文化方面,有丰富的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和乌江文化。
石强表示,当前,彭水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走好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加快建设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将加速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生态绿色工业和生态民俗文旅,加快建设生态绿色产品供给地。将推动城市与乡村整体大美,创造高品质生活,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把彭水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乡建设之中,走好大山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将激励党员先行整体联动,实现高效能治理,把握党员、群众和网格三个方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就记者关注的“彭水未来发展有哪些着力点和前瞻目标?”这个问题,石强表示,当前,彭水正加快推动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左右。具体路径是,着力打造生态绿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打造山地特色韧性城市,着力打造改革创新开放平台,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空间,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就记者关注的“彭水在红薯产业发展上有哪些举措?有哪些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这个问题,石强表示,红薯自清朝乾隆年间进入彭水种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彭水发展红薯产业,有历史、有基础、有情怀、有潜力。目前,已开发出晶丝苕粉、火锅宽粉、酸辣粉、红薯干、红薯片等10多种红薯产品,每年加工鲜薯达16.8万吨。红薯作为彭水农业的主导产业,我们着力做优品质、做长链条、做响品牌、做强效益。通过“实体牵引”,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群、要素集聚;通过“特色培优”,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通过“加工赋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加快打造“中国苕粉之都”。
就记者关注的“彭水如何抓住高铁时代到来机遇,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水平发展?”这个问题,石强表示,渝厦高铁是彭水通往重庆主城区最快速便捷的“黄金通道”,是彭水人民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彭水将成为新的游客汇集地,到重庆主城区的通行时间将从3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以内。彭水将成为新的商贸集散地,1小时可达的周边区县将增至20个以上,形成“一江二铁五高速”的对外综合交通网络。彭水将成为客商新的投资优选地,高铁片区与老城、新城、景城形成环线,城市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城镇化“四业一化”资源要素加快集聚,城市活力和投资价值将大幅提升。他表示,彭水将乘着高铁时代“东风”,全力推动经济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提升、乡村面貌提升、生活品质提升、人文素质提升、对外影响提升,持续擦亮“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城市形象品牌,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石强现场发出热情邀请。他说,如今的彭水,步步皆景、处处宜游,欢迎大家前来体验苗乡风情,畅游养心之旅。
发布会上,石强与陈清松、王露波、冯吉光,就媒体记者和网友关心的彭水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有哪些举措、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在关爱“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城市发展再提速再增效、惠民便民改革进展和成效如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有什么举措、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取得哪些成效等提问进行逐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