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变新市民 心安处是家园——重庆市最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回访见闻

黔江区李家溪集中安置点,是重庆市规模最大、唯一地处城郊工业园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

2019年底,413户1531名贫困人口从全区29个乡镇街道搬迁至此,由农民变为新市民,开启了从高山到城镇、从种田到上班的新生活。

5年时间即将过去,搬迁群众是否全方位融入城市生活,安置点里有没有新的故事发生?近日,记者再次走进位于黔江区城南街道恩泽苑社区的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了采访。

就业,更在创业 

金秋时节,走进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处处生机勃勃,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在安置点里的黔江区“互联网+社会扶贫基地”分拣车间,打包员任海霞正在仔细核对当天的农产品电商订单。每天通过她的一双巧手,几百单高山冷水米、猕猴桃、黔江藤茶等本地农特产品通过快递销往全国各地。

在不远处的生态农业基地,谢正荣、洪明超正忙着招待前来休闲游玩的客人。在这个集四季果园、研学基地、团建基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里上班,不仅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王建民正在和社区工作人员讨论在家做直播带货的可行性。今年48岁的退伍军人王建民曾先后遭遇车祸和重病,来到安置点后做过公益性岗位,也在安置点食用菌产业园当过管理,都干得游刃有余。今年8月在长江师范学院参加了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退役军人农村电商经营能力提升培训后,他又开始琢磨着电商创业。

而王建民的家属刘东碧,多年在成都务工,今年回到黔江忙着在老城租房装修,准备开一家艾灸理疗店。在她看来,黔江开店成本相对便宜、安置点交通也很便利,加上自己在外学来的手艺,相信自己一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任海霞、谢正荣、洪明超、王建民、刘东碧,是这几年安置点内居民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

从高山农民到园区工人,再到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家的就业方式或许不同,但是都在新的家园里积极努力地工作,用心建设美丽幸福的生活。

“搬迁群体基数大,底子薄。这几年,我们开展就业培训450余人次,举办就业招聘会12场,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招聘活动,同时培育壮大企业5家,并开启李家溪创业‘一条街’建设。”城南街道恩泽苑社区党支部书记龙济林告诉记者,社区千方百计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793人,其中超龄劳动力就业51人,自主创业44人,确保搬迁群众能够持续稳定增收。

远亲不如近邻 

搬迁安置,是从“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高山村寨,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新环境。除了生产生活方式的骤变,带来的还有社会关系的重组和思想观念的重建。

“我们安置点的居民,来自全区29个乡镇街道100多个不同的行政村,生活习惯、传统习俗都存在一定差异。打个比方,就连一个亲戚的称呼都有好几种喊法。”从阿蓬江镇彭家村搬迁至此的王建民回忆道,刚搬来的时候邻里之间互相不熟悉,特别是和原来的本地居民之间有尴尬、有约束,尤其是让不少上了年纪的搬迁户感到不习惯。

“在我看来,安置点既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村落,也不能和城市小区完全等同,但却同时具备农村村落和城市小区的部分属性。”黔江区纪委监委驻城南街道恩泽苑第一书记韦纯勇告诉记者,除了每年都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开展亲子活动、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外,还根据安置点实际量身打造了“龙门阵”“和事佬”等文化品牌,帮助搬迁群众更快更好地适应“村民到居民”身份转变,融入当地“朋友圈”“生活圈”。

同时,社区还通过组建乡贤能人志愿服务队,深入住户交友谈心,引导开展红白喜事、殡葬改革、环卫整治等移风易俗活动;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引导群众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活动多了,相互之间也慢慢熟悉起来。很多居民借助这些活动,一层层地扩大熟人圈,一来二去都成了朋友。

“才搬来安置点的时候,我是隔三岔五都要回老家待两天,虽然回去一趟需要爬坡上坎两个小时,但是老家亲人朋友多,还是很想念他们。”从城南街道菱角社区搬来安置点的七旬老人郑丛均告诉记者,现在在安置点待得住,也越来越喜欢这里。

“安置点现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王建民告诉记者,现在安置点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大伙儿都自发前去帮忙,并且有意无意间还形成了一些迎客、做饭、上菜等固定工种,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

不止于此。走进离安置点不远的菜园地里,一片郁郁葱葱。每块隔断的菜园里的小白菜、辣椒等各类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不少居民正忙着采摘。

“我是在农村种了一辈子地,刚来这里的时候每天都在想念老家的味道。”今年73岁的居民杨秀文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习惯了安置点的生活,家门口有菜园,邻里间有朋友,社区里有人情味,这里现在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了。

“故土难离、土地难舍、农活难放,同时还有对‘菜篮子’的担忧,对于搬迁至此的群众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韦纯勇表示,安置点建设之初就启动了“菜园子”计划,配建QQ菜园413块,每个菜园在40个平方左右,基本都能满足家家户户的蔬菜需求,让搬迁群众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居民“离乡不离土”,做到安心生活。

安置点明天会更好 

昔日易地扶贫安置点,今享安居乐业新生活。

采访中,王建民还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已在璧山某学校工作,小儿子正在四川大学网络安全专业就读。

当一旁的邻居表达羡慕时,王建民的嘴角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嘴上说着:“一般一般,现在安置点娃儿读书都不错。”

的确如此。城南街道恩泽苑社区综治专干杨玉华对安置点的学生教育情况如数家珍:王建忠的女儿就读重庆师范大学;向海波的女儿就读贵州师范大学;居民冉啓洲的儿子和陈万权的女儿就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安置点不少读书出息的孩子都成了亲友邻里的榜样,我觉得这是大家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足追求的一种转变。”杨玉华笑着说道,如今,安置点里邻里之间的相互“较劲”,不知不觉间已然从“做什么工作”“能挣多少钱”变成“孩子考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家家户户也都把孩子教育放在家庭的优先位置来安排。

今年33岁的杨玉华也是从白石镇搬迁到安置点的居民之一,每天一早将两个小孩送往安置点旁的小学和幼儿园后,便一心扑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上。

2022年,为更好地为安置点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城南街道将安置点从青坪社区分离出来,单独组建社区,成立了恩泽苑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居务监督委员会,区上还专门落实了驻村工作队。杨玉华也担任了社区干部。

“我有双重身份,既是安置点的住户,也是社区干部;用真情换真心,大家信任我,我也愿意为大家服好务。”杨玉华告诉记者,相信通过的大家共同努力,恩泽苑一天比一天好。

“2019年,因为多种原因致贫的我们才从高山搬来安置点。”杨玉华感慨地说,看到安置点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斩断了“穷根”。

“安置点起初矛盾尖锐突出,这几年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是看到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感觉付出是值得的,我们都很有成就感。”城南街道恩泽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赵静告诉记者,在日常走访中,日益感受到搬迁群众从外到内发生的变化,也从越来越多的居民口中听到“恩泽苑是安置点,更是我们共同的家。”

(记者 杨哲翎 文/图)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