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我在孵化园上班平均每月能领到3000元工资。”10月8日,在黔江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园,正在工艺品车间粘贴珠子的谭承友,对现在拥有的这份工作感到很满足,说以前是在家花钱,现在可以出来挣钱。
孵化园工艺品车间工人正在忙碌
谭承友今年53岁,肢体二级残疾,家住石会镇梅子村。他在20年前到外地打工时,不慎右腿被钢管砸成粉碎性骨折,截肢后安装了假肢,不能从事重体力活,成了家中的闲人。2023年8月,他被当地政府推荐到孵化园的一家工艺品公司上班,成为公司的一名工人。
在孵化园这家工艺品公司上班的32名工人,来自区内不同乡镇,类似谭承友这样的特殊工人有15人,其余人员为残疾人家庭成员。
孵化园位于黔江区新城的正阳街道境内,为之前的黔江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2021年,黔江区残联将原使用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升级打造成集众创空间、培训服务、电商运营、就业实践基地、创业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于一体的多功能孵化园。
建成后的孵化园,采取政府引导与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以“孵化园+公司+基地+残疾人家庭”的残疾人就业增收模式。引进能够带动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能力的企业入驻,解决有就业需求、有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难题。现成功招募华成、北晴等32家企业入驻,灰千子、安尔特等22家企业为云孵化服务,涉及残疾人手工艺品加工、服装定制、电子商务、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技能培训、假肢装配维修等多个行业,目前共带动残疾人及家庭成员367人就业。
据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减轻入驻企业的负担,区残联积极争取资金,将孵化园大楼进行基础装修,安装室内空调、窗帘,购买电脑、办公家具、食堂用具等,实现入驻企业拎包入驻和减免房租的系列优惠政策。
“进孵化园创业,区残联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施,我将节省下来的这笔费用,用于给工人租房提供住宿,减少工人的开支,作为对党和政府的回报。”肢体三级残疾的李江华,是该工艺品公司负责人。他说,由于之前在外打工导致残疾后,靠小打小闹创业,于2023年入驻孵化园圆梦。
黔江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园,是黔江区残联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积极探索打造的一处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旨在进一步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让更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成员走出家门、学到技术、实现创业和就业,达到家庭增收的目的。
(记者 李诗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