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何江的烤烟基地务工
两年前,何江还是一名工程车驾驶员,因一次车辆故障导致伤残。2023年,他回到家乡黔江区鹅池镇先后流转了三个村的400余亩荒山发展烤烟产业,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这不仅给自己带来较好的收益,还解决了附近20余村民就近务工增收。
“我们这里有一个多月没下雨了,烤烟也干恼火了,基地里的烤烟大概还烤三次就结束了。”近日,走进黔江区鹅池镇方家村6组,村里的烤烟种植大户何江说,这段时间气温太高,一早把烟叶从地里采收回来后,在太阳大的时候就把烟串好上炕。
方家村是一个3000多人口的行政村,这里山大人稀,出门就得爬坡上岭。因地势条件差,当地村民外出打工居多。何江算是打工村民中的一个佼佼者,成年后先后到北京、福建、山东等地打工,曾做过建筑工、石材工、安装工等工种。几年后,他靠下苦力挣得的钱,回家买了一辆工程车,学会驾驶技术后,开始到周边的区县拉运渣石,干上了技术活。
2022年7月的一天,经营13年工程车的何江,在彭水的一处工地上运输渣石时,因刹车突然出现故障致车辆侧翻,何江的左脚大小骨遭粉碎性骨折,被鉴定为肢体四级残疾。
看到金灿灿的烟叶何江特别高兴
不能从事工程车驾驶,出门也打不了工,刚50岁出头的何江,不想因脚受残而放弃为家庭挣钱的机会。他不再像年轻时舍近求远,而是就地取材,将涉及方家村、社溪村、杜家村78户村民撂荒30多年的坡地,共流转360多亩用于发展烤烟产业。
“这些荒地全是人多高的杂草和树木,我请人帮忙砍出来,然后请挖机挖,前后用2个月时间才开垦出来。”何江说,当时开荒修路另购买了一些农机设备等,投入了10多万元。
由于何江初次接触烤烟产业,自己没有种烟经验和技术。从烤烟育苗、大田管理、烘烤技术都是给钱请人做,要多出一笔开支。去年,他的烤烟产值已达80万元。今年,何江又新增40亩烟地,预计毛收入可达到100万元。
“现在农村不好请人,在基地上干活的均是50岁至70周岁的老人和妇女,低于100元一天还没得人做。”何江说,他的烤烟基地每年需要20人务工,一年要开出去30多万元工资。
“从何江种烟开始,我就来打工,去年一共结了18000元工资。”现年68岁的何承先老人说,反正在屋耍起没事干,能在附近找点活路做,既锻炼了身体,又为家庭增加了收入,一举多得。
“目前在我们村,荒山荒地多,发展烤烟产业比种蔬菜要适合些。如果种几百亩蔬菜,在采收季节没有冻库会遭烂完。”何江说,他计划在今年烤烟烤完后,再流转100亩荒地,力争明年烤烟面积扩展到500亩,解决附近30余村民到烤烟基地务工。
“何江不因残疾而放弃创业,回到家乡利用荒山荒地发展烤烟产业,不仅给自己带来好的效益,还带动了村民实现增收。”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飞说,方家村以前发展过烤烟,随着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导致大面积的烟地成了撂荒地。经去年何江在家发展烤烟产业,让传统产业重现生机,让村里的撂荒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记者 李诗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