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产业齐开花 乡村振兴路更宽

炎炎烈日,在石柱自治县田间地头,“红”“黄”“绿”三种颜色格外浓烈,这分别代表着石柱“康养三宝”——辣椒、黄连、莼菜。

近年来,石柱县持续做大做强“三色”产业,发展以辣椒为代表的“红色”调味品、以黄连为代表的“黄色”中药材、以莼菜为代表的“绿色”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连、山下种椒、水中种莼”的立体式、全链条、品牌化产业发展道路。

火红的辣椒 红火的生活 

近日,在龙沙镇长坪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们穿梭在一行行辣椒地里,忙碌地采摘红透的辣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了解,长坪村共种植辣椒1500多亩,每亩产量预计1800斤左右,亩产值5000元,总产值预计7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左右。

位于龙沙镇的重庆怡留香食品有限公司露晒场,以“石柱红”辣椒为主要原料的豆瓣酱酱缸整齐排列,员工正有序作业。该公司负责人邹淑容介绍,公司在辣椒选用上,严格遵循传统工艺,使用石柱的鲜辣椒来制作其产品。不仅保证了酱料的新鲜和美味,而且使得其产品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特色。

“如今,石柱县的辣椒产业发展已呈遍地开花之势。”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说,目前,全县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亩产值5000元以上,综合产值上亿元。

吃得黄连苦 享受甜生活 

在黄水镇,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一个个人工搭建的黄连种植棚架。因为黄连喜冷湿,忌高温和日晒,人工棚架便成为黄连生长的极佳场所。这里有来自24个地区,64个不同的黄连种质资源,通过甄选优质品种,着力提高黄连产量和质量,促进石柱黄连产业可持续发展。

县农业农村委黄连遗产管理办主要负责人说:“作为中国黄连的原始产地,石柱县已有700多年种植历史,拥有种植面积最大、文化底蕴最深、科研方面最前沿和交易量最大等优势。下一步,将大力招引企业入驻,加快与专业机构、科研院所与制药企业合作,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打造黄连品牌。”

一条覆盖黄连种植科技研发、市场交易、中成药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在石柱逐渐形成,黄连种植户每年依靠黄连产业,户均收入超8万元。

作为“中国黄连之乡”,石柱县境内的黄连在地面积常年稳定在6.2万亩,年产黄连3000多吨,综合产值17亿元以上,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石柱拥有中国唯一的黄连专业交易市场,吸引多家外地客商常驻此地,年交易量4500吨左右,占全国交易量的90%以上。在销售旺季,每日有几十吨至上百吨黄连被发往全国各地,远销朝鲜、韩国、越南、印度、新加坡、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吃得黄连苦,享受甜生活”不仅仅是石柱人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更是石柱人依托产业过上甜生活的一种生存智慧。

做强莼菜产业 变致富“金苗”

在冷水镇八龙村莼菜田里,村民穿着半身水裤,手持胶盆,弯着腰在采摘莼菜。清澈的水田表面布满了一朵朵圆圆的莼菜叶,拨开水面,一个个叶片紧裹、质柔嫩滑的莼菜芽在村民的指尖上欢快跳动,随后装入盆子里。

冷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美味滑嫩的新鲜莼菜,还开发了罐装莼菜、莼菜面条、莼菜饮料、胶原莼露等休闲食品、美容护肤等系列产品52种,实现了莼菜产品加工的由“粗”转“精”,让莼菜的附加值不断得到提升,产品也远销海内外,成为全县做强做精莼菜产业的最好例证。

据了解,八龙村现有莼菜3800亩,年产量1000吨,产值800万元,是中国(石柱)莼菜农业公园的核心区,也是石柱依托康养休闲资源优势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所在地,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莼菜基地”。

据悉,石柱县作为“中国莼菜之乡”,有着全球最大莼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1.4万亩,每年4月到7月是莼菜收获的季节。莼菜不仅畅销国内市场,每年还向日本、韩国等地出口,小小莼菜已成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宝贝。

 (通讯员 钟思佳 潘婉怡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