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搜山扫危 排查地灾隐患
本报讯(记者 田丹 张瑜洋 文/图)近期,重庆市部分区县启动了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为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8月1日,黔江区驻守地质工程师深入一线,运用“人防+技防”手段,抓紧排查潜在隐患。
测量墙裂缝宽度
前几日,地灾群防群测员黄琼在城南街道黑山社区巡查时发现,该社区一些房屋出现裂缝等现象,怀疑有滑坡风险。“我们发现房子裂缝了,立即把情况反映给地质队,然后我们在现场守着。”黄琼说。
经驻守地质工程师现场研判,这片区域为易滑地层,部分土体因长时间受雨水浸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状态,受影响面积大约3.22万平方米,暂未造成明显威胁。由于短期内不具备排危条件,地质工程师在进一步分析后,很快给出了处治建议。
重庆市地矿局107地质队驻守地质工程师路正昆告诉记者:“这是一处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持续降雨影响,导致大量雨水渗入土体,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后自重加重,现场发现有多处地裂缝与墙裂缝,且存在位移加剧的可能。现场已经安排了群测群防员,后续我们会安装智能化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据悉,黔江区现有51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年6月至8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高发期,为应对可能由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570多名驻守地质工程师和“四重”网格员加强了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并运用遥感无人机、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等技术,24小时不间断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路正昆表示,地质灾害有个突出特点——滞后性,在持续降雨结束以后,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只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发出预警,组织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同时相关部门还会上门叫应涉险群众,帮助他们避险转移。
8月1日,黔江区维持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强化了监测预报预警,将工程机械和救援力量预置到了重点区域,做好转移受威胁群众和抢险救援救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