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小镇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黔江区濯水古镇位于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点区域阿蓬江流域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带中心区,源于唐末繁于明清,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

2022年9月,濯水古镇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作为全国首批“非遗旅游小镇”,濯水究竟有何魅力?近日,记者踏上开往濯水古镇的客车,带你一睹有阿蓬江上明珠之称的濯水古镇,赴一场人间惊鸿宴。

后河古戏表演

清澈见底的阿蓬江穿镇而过,古镇的吊脚楼大多挨着河边依山而建,近百户吊脚楼随着地形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随行的朋友老周笑叹:“难怪说这里是最美的土家水乡,独特的土家吊脚楼加上远处那雄踞于阿蓬江上的风雨廊桥,其土家风格、唐式建筑、明清风范的组合,活似一座廊桥博物馆,加上唐音、巴风、楚雨的文化点缀,为古镇平添了诸多韵味。”

据了解,“一街、一城、一市集、三馆”形成了濯水古镇的小镇的布局。在这里既有一条非遗商品街区,也有一座非遗美食城,以及一个非遗文创产品市集,无论是这里的渝东南非遗馆,还是这里的非遗扶贫特产馆,以及天理良心展馆,它们都是非遗小镇的重要名片。

鸡杂长桌宴

古镇老街是古镇核心区,长约800米,商铺150余间。目前,老街业态主要以濯水绿豆粉、濯水传统小吃、濯水泉孔酒、土家族扎染蜡染、刘氏草鞋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开设的销售店铺为主。濯水恰如其当地让美食与风景在这里邂逅了,让无数旅游爱好者慕名远道而来,当你穿行于古老的青石板老街,欣赏完古色古香的两阁三宫后,不妨来上一碗麻辣鲜香的绿豆粉。也可以炒上两个小菜,配上当地特有的泉孔酒。这土家“苞谷烧”的味道,像当地人的个性一样热烈,一碗下肚,便有些飘飘欲醉了。

非遗作为一个区域和族群的名片,天然具备称为特色小镇的“特”字来源,而濯水以非遗为核心打造出了一个文化产业链。近年来,濯水古镇围绕风雨廊桥、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土家文化等独特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刺绣、土陶、西兰卡普等文旅创意产品,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融入百姓生活,化作致富“摇钱树”。

“一斤绿豆粉卖5元,节假日时绿豆粉每天做250公斤都不够卖。”古镇居民勾江从小就在这里开店做绿豆粉,是业内的老师傅。看着镇上的绿豆粉作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近50家,产品更是卖到了重庆以外省市,勾江感叹,“这个非遗技艺切实地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

鹊桥会

除了将绿豆粉、泉孔酒等非遗作为助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当地还把南溪号子、帅式(帅氏)莽号、土家哭嫁、小南海渔歌、吊脚楼营造仪式等非遗项目在节假日、在古镇景区定时演出,这些演出涉及到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26项(个),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观众人数近2万人次,参加互动游客达5000人次。

此外,“鸡杂美食文化节”自2020年起连续在濯水古镇举办5届,以5A级景区+地道美食的配方,推介黔江旅游和美食名片;“中国第一鹊桥会”已经举办了3届,在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期间,依托濯水古镇的传统民俗文化和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建筑举办,是黔江区文旅融合落地创新推出的品牌活动;濯水非遗小镇在2022年第六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上,精心设计6000余平方米展台,精心筛选全市120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并销售具有重庆特色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非遗产品,让濯水的名字享誉四方。

游客体验打糍粑

中国的古镇何其多、但如濯水这样的“濯”心之地不多见,这座千年古镇,作为全国首批“非遗旅游小镇”,当你从横向和纵向来了解她时,她总会比你想象中更有历史感和沧桑感。采访当天,我们竟不觉间就在濯水古镇上晃了几个小时。穿梭在古镇的街道当中,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游古镇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听蓬江水音,在漫漫长河中积淀的丰富文化内涵已焕发出昔日的风采。

(记者 田丹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