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位)近日,黔江区人民法院城南法庭巧妙运用“望闻问切”调解法,成功调解一起邻里因燃放鞭炮致人损害的健康权纠纷案件,让最初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
据悉,原告王某与被告张某、刘某系亲戚及邻里关系。张某在与刘某一起燃放鞭炮和礼炮时,旁边地里种菜的王某右眼出现伤情,并为此花去医疗费用等5万余元,现右眼已经完全失明。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某向法院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并主张、刘二人赔偿医疗费、伤残补偿金、误工费等共计10余万元,且认为张某及其家人态度恶劣,坚决不同意调解。但王某仅向法院提交了病历和已故村医杨某的证言、事发后第五日的报警记录等证据。
被告张某称,燃放的鞭炮和礼炮系其他家族成员共同委托原告燃放,所买的鞭炮和礼炮均系正规产品,且燃放地点非禁止燃放区域,当天王某所处的位置离被告燃放鞭炮和礼炮较远,不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在本案中没有过错,且原告提交的证据也证明不了其眼睛受伤与被告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该纠纷发生后,张某声称原告及其家人多次到其家中进行谩骂,同样也表示坚决不接受调解。被告刘某称,其没有购买和燃放鞭炮、礼炮,与本案无任何关系,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次庭审结束后,法院认为本案关键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眼睛的受伤与被告的行为之间有无因果关系。鉴于本案双方当事人分歧大、矛盾深,原告提供的证据暂未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达不到证据的高度盖然性。承办人在分析案情和法律关系后,迅速因案施策,采取“望闻问切”工作法,努力促进矛盾化解。
全庭法官和法官助理坚持“望”到位,仔细分析在案证据,认真探讨法律关系,对案件的因果关系、当事人过错认定、案件事实存在的可能性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就本案应采取的方式形成统一意见。
针对本案的争议焦点,办案团队坚持“闻”得专,对案发现场的地形、鞭炮燃放位置、人员位置等进行了两次勘察和测量,并制作出了现场勘察图经双方当事人确认。
为查明案情,办案团队坚持“问”得细,走访案发现场周围群众,查明被告张某当日燃放了鞭炮和礼炮,王某在现场附近干活,周围无其他危险源。同时查明,张某所买鞭炮和礼炮为正规产品。此外,承办人还专门咨询了民爆公司专家,了解鞭炮和礼炮致人受伤可能性的专业意见。
法院坚持“切”得准,经综合分析认为,不排除原告眼睛受伤与被告燃放鞭炮的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法院亦向原告分析了其提供的证据尚达不到高度盖然性,证明力不足存在一定的诉讼风险,同时对自身人身安全有注意保护或避让义务。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以协议金额4万元,作为王某的医疗等相关费用,被告张某在和其家族成员商量后,与刘某按照各自协商的份额,当场兑现了全部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