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想要全面了解黔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个地方是最佳的选择:一个是于2022年黔江区建成投用的首个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三台书院,另一个是坐落于濯水古镇老街巷子里的“渝东南非遗馆”。这两所非遗馆的建成,意味着黔江区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文旅业态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上了新台阶。那么,在这两座非遗馆里,究竟珍藏着多少璀璨藏品与动人故事,久远的传承与当下的精彩交汇出多少惊喜与夺目?
从黔城的杨柳街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前行数十米便发现在闹市之中有一方天地,如世外桃源一样让人豁然开朗,一栋保存完好的木质古建筑,这便是三台书院。
走进三台书院的大门,黔江区首个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便呈现在我们眼前。馆内分多个展示区域,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民俗、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等10个方面的非遗项目进行了生动展示,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据介绍,三台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是黔江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重庆市仅存的三大古书院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处。如今的三台书院是按照以前的建筑格局重新修葺而成。
闹市之中的三台书院
在三台书院,文化传承的形式早已多姿多彩,公益传习、趣味研学、主题活动……非遗可观、可赏、可玩、可使用,“活态传承”让每一位市民可身临其境感受非遗的魅力。
三台书院成为市民读书休闲之所
黔江区文旅委文化生态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华启元告诉记者:“三台书院是黔江区非遗教育与研学旅行基地,也是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场所。全区166项区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33个市级(非遗)1个国家级(非遗)都在这里展示。在这里,市民不仅能从视觉上观赏到黔江非遗的特色之美,还能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制作。”
三台书院一角
在三台书院,我们不仅可了解黔江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通过文史馆、地方志馆,我们还可了解黔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弯腰或抬头间触摸黔江厚重历史文化的墨色。
对于很多市民朋友来说,在黔江城区内能够看到这么一个非遗馆,通过非遗馆展示的非遗产品去更多地了解、读懂黔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大抵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么位于濯水镇的“渝东南非遗馆”,作为全面展现渝东南非遗项目的阵地,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沿着古镇的牌坊往右的巷子里走50米左右,便到了位于古镇龚家四号院的渝东南非遗馆,该馆占地面积约1730平方米,于2024年3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渝东南非遗馆
轻轻推开主殿的大门,在讲解员的讲述下,一座渝东南非遗知识的殿堂便在历史的尘埃中缓缓向我们走来。馆内分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区、非遗项目体验区、渝东南两区四县非遗项目展示区3个区域。展出的非遗项目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渝东南2区4县非遗保护成果。
成果展示
“参观了非遗馆,里面陈列展示的东西很有民族特色,对我们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等很有帮助。这样的非遗馆对公众免费开放非常有意义,让游客在游览濯水古镇的同时,也能了解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古镇游玩的成都游客林先生说。
据了解,渝东南非遗馆的免费开放,是实施文旅融合的具体举措,为濯水景区旅游线路增加传统文化加持,让游客进一步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市民在非遗馆体验土陶制作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渝东南地区著名的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这个非遗馆主题明确、特色鲜明能让许多群众受益。”非遗馆工作人员李吉新告诉记者,“周末的时候游客尤其多,在这里可以现场体验制作土陶、剪纸等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渝东南地区有1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3名国家级传承人;164个市级非遗项目、162名市级传承人;984个区县级非遗项目,955名区县级传承人;有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8个中国传统村落,市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6个。该区域非遗资源得到重点保护,传承人群持续扩大,为建设“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黔江区将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让三台书院、渝东南非遗馆、天理良心馆等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黔江还将持续推出更多让市民游客有参与感、有获得感的社会教育活动,积极打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系列创意主题活动,让更广泛的人群走进馆内,参与其中,真正让文化充实美好精神生活。
(记者 田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