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摆’好了,我们还是兄弟噻。”
近日,在与黔东南接壤的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兰桥镇寨瓦村,“三道龙门阵”调解驿站成功调解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杨某两兄弟在调解员的劝说下握手言和。这是该调解驿站建立以来成功化解的第94件纠纷案。
调解员正在调解
据了解,为切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早、化了,寨瓦村将调解驿站建到了村门口,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资源,把“说情、说理、说法”“三道”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一道“情”说出真心
“每天不忙的时候,大家喜欢来这里坐坐,摆摆龙门阵,有什么烦心事说不定就解决了。”瓦寨村一位村民说。
“三道龙门阵”源自寨瓦村“三道”人家,自古以来就是当地调解矛盾纠纷、处理邻里事务的有效途径。寨瓦村的调解队伍由县、镇人大代表、村干部、乡贤和老党员等人员组成。自该调解驿站建立起,门口的坝子就成了大家农闲时拉家常的“宝地”,调解员为了培养和村民们的感情,天天在这里倾听村民们的琐事:“他家的鸡吃了我家的菜”“我家地被你家的猪圈占了”……
无论是多么小的事,调解员始终笑呵呵地面对,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些“小疙瘩”化为了春风细雨,为了帮村民们解决难事,一天从早跑到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的工作方式,既能拉近干群关系,又能增进彼此感情,以温暖真心换得民心,“三道龙门阵”调解驿站的口碑更进一步让群众接纳和点赞。
一道“理”说出公正
遇到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调解员会充分让当事人将内心的真实意图、积怨戾气释放,从中理清思路,进一步了解矛盾根源,用“讲道理”的方式分析法理关系。
2023年,李某与村上合作社签订了一份涉及460亩稻田综合种养的挖机承包合同,然而合同约定的时间到了,李某却并未如期收到5万多元的尾款。这笔钱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家庭生活的保障,也是他对未来继续投入农业生产的资本。李某开始多次催促,合作社却因为县、镇两级财务流程缓慢始终没有支付尾款。接近年关,李某带着满腔怒火找到了合作社负责人,经长时间的理论,双方的情绪都异常激动,言辞也愈发激烈,眼看矛盾即将升级。
驿站调解员了解此事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平缓双方激动的情绪后,开始背对背“说理”,一边向李某阐释依法维权的重要性,一边向合作社说明拖欠尾款可能面临的不利后果,同时,积极主动与镇人民政府协调沟通,终于在年前,李某收到了53100元尾款。
“我们希望能通过讲道理、摆实例,做到调解结果让老百姓满意。”一位李姓调解员说。
一道“法”说出权威
“三道龙门阵”调解驿站除了村上的调解员常驻之外,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律顾问也常常来这里“摆摊”,以农村院坝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引导村民树立“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对于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镇村调解员与各方法律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分析调解思路、开展调解和普法宣传,构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驿站的调解员们都有一股不畏艰难的执拗劲。“我们不怕啃‘硬骨头’,只要能把矛盾解决好,我们宁愿把镇上的专家请下来,也不愿老百姓多跑路。”一位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道龙门阵”调解驿站自建立以来,共受理调处了94件矛盾纠纷,涉及金额42.5万元,调解成功率100%。
“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调”俨然成为了“三道龙门阵”调解驿站的工作宗旨。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的模式,让辖区群众有了解决矛盾纠纷的好去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拓展出属于秀山县寨瓦村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钱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