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隆太良 谭艳波) “石菖蒲喜水、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山坡旱地均能种植,生命力强,管护很简单,正适合我们这里栽种。”近日,在石柱自治县王场镇秦家村村集体发展的石菖蒲产业基地,村“两委”干部利用午休时间,忙碌着除草、施肥。
站在秦家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小广场抬眼望去,近在咫尺的山坡上,连片集中的石菖蒲苗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片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我村以前就有种植石菖蒲的历史,但大多是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甚微。”秦家村党支部书记冉金华说,为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党支部坚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2023年10月的一次干部会议上,开出了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石菖蒲产业的“良方”。
秦家村的干部们说干就干,他们把便民服务中心周边村民撂荒多年,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30多亩坡地流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开垦,种植石菖蒲苗,打造了石菖蒲产业示范基地,不仅“激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还绿化了乡村环境,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
立足荒山荒坡种植粮食产出效益较低的实际,为把石菖蒲产业打造成为村民增收的“新路子”,秦家村以党建为引领,把准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和带动在家农户开垦撂荒地,加大了石菖蒲产业发展力度。目前,该村群众已发展石菖蒲产业180亩,呈现出产业发展好势头。
现年52岁的冉冬兰是秦家村利民组一名脱贫户,为不断巩固其脱贫成果,在村党支部动员下,她早出晚归,通过开垦荒地,发展石菖蒲产业10余亩。
“3年后,我种植的石菖蒲预计亩产鲜蒲2000多斤,按照目前市场价计算,亩产值在1.2万元左右。”正在石菖蒲产业基地除草的冉冬兰乐呵呵地说,是村党支部为他们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这看似不起眼的“野草”,将成为村民们的“致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