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引线“绣”蓝图 土家织锦引客来

近年来,秀山自治县龙凤坝镇在以大寨村为旅游龙头进行开发打造的同时,把非遗文化传承提上议事日程,土家织锦初具规模,成为游客眼中的一道风景线。该镇大寨村、两河村,织锦技艺是很多妇女一生的必修功课。经过她们手中挑花引线,通经断纬,腰裹斜织,各色棉线得以规整有序地排布在织锦上,构织成以西兰卡普为基本元素的种种风格迥异、神奇多彩的生命图景。

大寨村织锦工坊培训。

杨玉梅是两河村构织一幅幅生命图景的土家织锦传承人之一,也是两河村织娘中第一个从老人机转换成智能机的人。那天,走进她的“非遗家庭手工作坊”时,她正在木质腰106机上一边踩着脚踏杆“咔嚓咔嚓”织锦,一边“要得,要得”地和客户视频通话谈生意。

用心做织锦,是杨玉梅每天都在想的事情。“不出家门,就能挣钱,以前想都不敢想。平时就在家里做,不愁卖,专门有公司上门来收购。我们也可以自己卖给客户嘛,自由得很呢,不用去外面打工,还可以照顾家庭。不过,就是要做得漂亮,才能卖出好价钱哦。”话语流畅的杨玉梅,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接待各种外来参观的人,是杨玉梅每天要面对的另一件事。虽然很繁琐,但她十分乐意向客人介绍土家织锦的工艺流程,也顺便向客人推介自己的产品。“客户非常喜爱‘阳雀花’这块织锦,图案很好看,做起来复杂,但价格卖得好。”杨玉梅一手拿着织布,一手按照经纬下针引线,一幅“阳雀花”土家织锦纹案逐渐呈现。

拜访完杨玉梅的家庭手工作坊时,比邻而居的大寨村织娘杨继梅也在自己的家庭织房里熟练地忙碌着。之前,杨继梅是在大寨村非遗工坊做工。后来,龙凤坝镇在全县率先推行“土家织锦家庭作坊”试点,这对于杨继梅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她腾出自家一楼的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自己的家庭作坊,既照顾了家庭,又解决了就业,轻松地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她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

杨继梅肯定不是大寨村第一个建立家庭织房的,却是第一个大胆主动与公司签约订单的人。“他们把织锦木机免费安装到家里,然后提供织布材料给我们,还专门请技术师傅上门教机器怎么用,我坐在家里就能挣钱,比去外面打工强多了呢。”

“家庭作坊这个模式非常好,织娘们在家专心做事,公司上门收购,产品不愁卖,市场有保障,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村委会在乡村振兴中要更加发挥积极作用,既要解决好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又要为她们搞好服务,真正让她们的家庭收入增加起来。”两河村负责人程明表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两河村既要在地里种产业,也要在家里建产业。

在武陵山腹地众多土家民族丰富的传统技艺中,土家织锦最为出彩。土家人用“锦”字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漂亮景物,它来源于丝织物的一类织物名称,是丝织物14大类中的一类,是指经纬丝无捻或加弱捻,采用先染后织,具有多种色彩花纹的丝织物,色彩多于三色,以经面缎纹为地组织纬起花的提花丝织物,外观瑰丽多彩,花纹精细高雅。

土家织锦技艺代代相传,以其高难度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纺织中最具价值与象征意义的文化艺术品。2006年,秀山土家织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寨村织娘阮先平告诉我们,“因为手残疾了,做不了田土头的重活,家里的经济负担很重。我有织锦的手艺,有了家庭作坊后,在家里每个月就能挣1000多块钱。”在龙凤坝镇,缺乏一技之长的留守妇女只能从事种地、养猪等传统农业生产,不仅收入微薄,过高的劳动强度也影响着她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龙凤坝充分挖掘、利用当地土家织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土家织锦培训班”“鲁渝共建土家织锦非遗扶贫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建设“土家织锦非遗工坊”,帮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如今,像阮先平一样的众多乡村工匠,正在用灵巧的双手精心编织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

漫步龙凤坝,夏日的盎然生机扑面而至。杨玉梅、杨继梅、阮先平……一个个织娘们凭着她们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曲脱贫致富的动人之歌,从她们手中流露出来的绚丽织锦,正散发出新时代光芒,必将再次续写乡村振兴传奇故事,织出美好幸福生活。

在龙凤坝,记者发现,一处处浸染着尘埃的历史,一幅幅水墨丹青的画卷,一片片平畦浅槛的沃土,一份份自然馈赠的食材,一个个勤劳致富的双手,一群群不舍昼夜的身影,一步步坚持不懈的追寻……这些意象重新进入龙凤坝人的视野,已共同构筑起繁花盛开的梦想。    

 (记者 姚华顺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