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镇 凝心聚力抓发展 多产融合促振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走在黔江区黄溪镇的村庄田野,辣椒移栽如火如荼,作物套种长势喜人,肉牛壮硕“牛”气十足……田畴淌翠,山野吐绿,产业出新,各美其美。一幅产业旺、村和美、共奔富的乡村画卷正在绘就,乡村振兴下的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三羊村青菜头基地(资料图片)

近来,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黄溪镇多元布局产业发展,打造“1+N”特色产业体系,以做优“土特产”新文章为切入点,坚持强内力聚活力提魅力,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联农带农,积极盘活村社资源资产,带动村社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努力蹚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绿色生态高效的振兴路。

小小红辣椒

奏出“椒响曲”

经前期平整土地、覆盖地膜等工作完成后,时下正是辣椒苗移栽、施肥的关键时期。走进黄溪镇三羊村辣椒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辣椒苗吐出绿芽,茁壮成长。椒农正穿梭其中,进行着除草、施肥、防病虫害等作业,一幅农忙的夏初“农作图”在田间地头铺展开来。

忙着施肥的三羊村村民李秋容告诉记者,他们给辣椒施的是水溶肥,这种肥料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因其可用于喷滴灌等方式,达到了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去年,三羊村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致力打造规模效益更大、示范带动面积更广和受益农户更多的辣椒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在与当地10余户农户签订合同,流转土地资金,改造原猕猴桃种植基地下,种植了300余亩辣椒,努力创建“政府统筹、基地建设、市场保障、群众受益、多方共赢”的辣椒发展模式,在村集体负责人的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下,传授村民种植技术与经验,让村民取到“香辣经”,挣到“香辣钱”。

“我们这个基地能够带动本村范围内剩余劳动力,长期在这里务工的在4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可达60人。每天给他们80元报酬,算下来一个月也能挣到2000多。” 黄溪镇三羊村党支部书记刘明千说。

据悉,辣椒是“短平快”高效农业,从种植到收获只需要3个月的时间。“到7月下旬就可以采摘了,采摘后也不愁销,有固定的客户和市场。”刘明千介绍,“现在每亩辣椒产量可达2500公斤,产值在160万元左右。辣椒收购完后,除去人工、用地成本,剩下的收入继续用于村上基础设施建设和下一年农业发展启用资金。”

青菜头丰收 (资料图片)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刘明千还介绍说,收成后的土地也并未荒废,村集体继续采取产业轮作的方式,种植青菜头或者萝卜,持续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产业振兴的“致富路”。

大豆“加”玉米  

助农“双丰收”

在三羊村另一边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排排玉米茎绿叶茂,一垄垄大豆幼芽露出地表,农户们在田间地头除草。原本有着“争地”关系的大豆和玉米,此刻和谐共生、长势喜人,纵横交错在田野上,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村民在给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除草。

面对这番生机盎然的景象,基地管理员秦国用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黄溪镇,为了达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提高粮食生产率”的目标,也为了减少两种作物“争地”矛盾,黄溪镇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领指导,以及合理规划大豆与玉米复合种植的间距,充分利用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实现“一地双收”助增产。

“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两种作物同时生长发育,互不遮挡阳光,互不争抢土壤养分,能使各自的产量达到最大,降低生产成本,突破一地多收、一季多收,进一步增加亩均经济效益。” 秦国用说,“原本只种植玉米,现在两种作物套种,玉米虽然产量减少了,但是亩均作物总产量没变,而且大豆的单价更高,算下来每亩地收益比之前多了400元左右。”

目前,全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达450亩,为粮食生产按下了“快进键”,努力实现“固本增效双赢双收”。

念好“牛”字经

蹚出“牛路子”

走进位于黄桥社区的重庆露达农业有限公司,远远就传来“哞哞”声,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负责人陈军正在给牛喂水,他一边查看着肉牛的生长情况,一边盘算着这一年的养牛计划。

养殖户查看 肉牛生长情况。

作为黄溪镇土生土长的养牛业主之一,前期经营五金杂货店的他在了解到产业政策和肉牛市场后,开始与肉牛打交道。他通过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自学大量资料等方式,系统掌握了肉牛的养殖和管护等经验技术,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之后,陈军在积极与黄溪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衔接沟通中,不断完善养殖技术、饲草加工生产、疫情检测防控、肉牛生长监测等,努力提升农场的经营管理能力。现在,该农场现存栏肉牛22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90余头,均配套优质草料和完备的基础设施。

“前期我购买牛犊充裕存栏量,后来努力学习母牛培育技术,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繁自养。目前,存栏的肉牛主要以土杂黄牛为主,这种牛比一般的肉牛肉质更紧实,在市场上也更占据优势。”陈军告诉记者,到今年底,预计能出栏肉牛120余头,产值在200万元左右。

近来,黄溪镇把发展好肉牛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产业新优势、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之一,多方聘请专业相关人士到现场做技术指导培训,鼓励农场主标准化养殖肉牛,多项发力培育“牛产业”,协调牛场建设用地,宣传产业发展政策。记者从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鲁风廷处了解到,当前黄溪镇肉牛养殖户共236户,其中480头规模养殖1户,300头以上规模养殖两户,100头规模养殖两户,20头规模养殖14户,现存栏肉牛1750头,2023年,肉牛出栏2116头,产值达2410万元。

说到接下来的发展,陈军打算继续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稳定存栏量。他把肉牛发展当成自己与家乡的一个纽带,有政策、有情谊、有希望,他相信,产业的红利逐步释放,他的肉牛产业也会越来越好。

▲红美人种植基地 (资料图片)

千亩“红美人”柑橘、高山核桃管护有力,“黄十娘”榨菜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蚕桑连片翠绿油亮,生物质颗粒燃料厂建成投产,遍地开花的产业,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美丽经济。如今,一幅幅“党建强、生态好、乡村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养蚕基地(资料图片)

“今年来,黄溪镇始终坚持多元布局产业发展,做优土特产新文章,着力培育镇的特色,打造1+N特色产业体系,发展了黄十娘榨菜深加工产业,红美人柑橘,高山核桃等,建成黔江区最大规模生物质颗粒燃料厂,渝东南首家‘神仙’豆腐厂,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产业振兴。”黄溪镇镇长陈孝红说,“接下来,我镇将围绕打造黔江区亿元级产业强镇,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级,拟打造黄十娘榨菜、红美人柑橘、高山核桃、蚕桑、畜牧、生物质颗粒燃料为六个支撑的集群化产业,力争实现产值总量达一亿元以上。” 

 (记者 张露月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