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
黔江区白石镇鞍山村,有一位从“三尺讲台”走来的“第一书记”。他戴着眼镜,说着夹生的“重庆话”,几乎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担任驻村书记以来,他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为村民增收搭桥梁,为产业振兴找路子,用汗水和真情浇灌这片深山热土。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朱家明(右一)带领学生走访调研村民
驻村入户
调研走访摸“路子”
朱家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总支专职组织员、副教授,老家在河南开封,儿时在农村生活,是一片平原。2023年5月,朱家明来到黔江区白石镇鞍山村驻村。面对黔江的层峦山脉,他隐隐还有些兴奋和期待,但新鲜感消退后,面前的困难都浮现出来了。
生活的不便、语言沟通障碍、工作环境的变化、家庭疏于照顾和老百姓期待的眼神,让朱家明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身上的担子之重。经过几次和群众沟通碰壁以后,他才明白群众工作要比学校教学工作复杂得多,除了很多遗留问题外,还需要照顾到群众的心理感受。
为了尽快摸清村里的情况,掌握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动态,来到鞍山村的这段时间里,朱家明把自己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为自己规定了日常任务:每天走访两三户脱贫户、到田间地头看粮食生长状况、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所需、建立走访工作台账,确保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下,从鞍山村发展现状到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从镇内安排的工作到村民关心的小事,朱家明全面掌握信息,逐渐摸索出驻村工作的“新路子”。
“来到鞍山村基层工作以后,你会发现这个村子里面,更多的是一些留守老人。”谈到驻村工作面临的困难,朱家明说道,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想办法把沉睡的乡村唤醒。
引导村民学习健康知识
精准施策
整合资源搭“桥梁”
火车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朱家明了解到,鞍山村有耕地面积5000多亩,主要产业有蚕桑、油茶、光伏发电、肉牛养殖、大米生产加工等项目。
为了提升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朱家明积极牵线搭桥、对接资源、拓展销售渠道。邀请重二师经管学院电商团队,帮助村民网络直播销售凤山血桃,线上线下销售额破10万元;积极推进蚕棚升级改造,预计全村全年产茧373担;立足粮油种植优势,推进完成大米烘烤加工厂建设;协调电商团队资源,谋求鞍山大米入驻“农掌柜”,直接消费帮扶15吨。不到一年的时间,朱家明围绕产业增收,按照“摸清家底、总体谋划、整合资源、狠抓落实”四步走的方式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此外,鞍山村目前已经建成了“光伏发电+标准化养牛场”项目,预计今年出栏肉牛300余头,光伏发电已正式并网。同时,村委会申请的中央党建帮扶资金建立大米生产线项目已经建成,预计年产值达50余万元。对于鞍山村的前景和未来,朱家明充满了信心。他承诺会坚守岗位,与大伙一起奋斗,为鞍山村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在鞍山村的日子里,我深刻理解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与挑战。”朱家明说,进村以后,他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创新,持续改善村民人居环境,非常有成就感,工作思路也从一开始的一团乱麻、矛盾重重到渐渐清晰。这段经历让他感受到基层干部的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助力企业发展
用心用情
和百姓成为“一家人”
每当闲下来的时候,朱家明就会写日记,跟家里人打电话,化解浓浓的思念之情。某晚,朱家明孩子发烧,妻子深夜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无助中打通了朱家明电话。“当时晚上我一个人在这里,感觉有很多自责的地方,觉得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孩子。”朱家明说道。
虽然心里牵挂着小家,但朱家明还是把重心放在村里。在他的倾心帮扶下,村里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老百姓也把他当成了“一家人”。孩子读书、生病就医、衣食住行……村民们遇到大事小事,他们都愿意上门找“朱书记”。朱家明也会主动去跟老百姓打交道,关爱退伍老人,帮村民联系医院,关心村民孩子的学习状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宣讲政策
某日早上,朱家明一出家门,发现门口是村民送来的新鲜蔬菜,原来对方担心朱家明不收,特意将菜放在门口。“那一刻,我感受到村民们的淳朴以及热情。”朱家明说,我还是不后悔驻村的选择,能够为鞍山村做一些事情,我觉得还是很有收获感的。
“从教师到第一书记,从三尺讲台教学到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朱家明说,正是因为来自农村,也更加深知农村的不易,在未来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向难而行,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王巧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