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西军)日前,笔者前往五里镇河南村,看到一块块水田波光粼粼,层层叠叠,处处是村民忙着管水、施肥、育秧的身影。
4月11日早上6时,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汪学念早早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便朝坝上赶。同一时间,村干部张彩云、陈秀梅、王芳、黄娅也在朝着坝上赶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几个村干部商定,当天一早到坝上召开群众会,并与农户丈量田地、签订田地流转协议。
老党员张永发感慨地说:“去年,这些田都是荒起的,没得人耕种。您看,今年,连片的田全部是村上干部带头在做,田不荒了,种植水稻,增加我们收入,很好!真的,几个村干部很辛苦,不分晴雨天、白天黑夜都在做,她们是行家,工作做得实,村民都很支持,田平整得好、秧子长势也好,在5月中旬要移栽大田了……”
河南村田多、劳力少、撂荒多,如何推动撂荒地复耕复垦,促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是村干部的第一课题。村两委统一思想,就在土地上做文章,把(黄家坝上、泄洞坝)撂荒的田盘活,走“村集体经济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说起粑粑要米办’,村上无钱、唯有1男4女(村干部),要盘活120余亩撂荒田,还要做好村上其他工作。”汪学念说,为了解决难题,他们数次召开村委会、党员会、院坝会,多次商定筹资用资办法,因地制宜制订工作措施,不分晴雨天、白+黑、持久战、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硬是在近一个月内,将120余亩撂荒田盘活了。
河南村综合专干张彩云高兴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发展的快与慢,关键看我们村干部,抓收入、创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是我们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河南村是我的家,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己的家事来重视、来想办法,肯定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