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青年走进黔江区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学习非遗技艺 参观千年古镇

本报讯(记者 徐朝政 文/图)重庆市黔江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3月9日—10日,黔江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来自越南、老挝、喀麦隆等国家的青年走进黔江区,学习非遗技艺,参观千年古镇,感受土家苗族文化,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体验制作土陶

石鸡坨地处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因传承千年制作土陶技艺而闻名。9日,境外青年一行来到石鸡坨土陶基地,参观了柴火陶窑、土陶非遗制作工坊、陈列馆等,并亲身参与学习土陶制作。据悉,黔江区的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于2016年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制作技艺以土家族为主要传承群体,用当地特有的白砂石为原材,纯手工土法捏塑、烧制。该技艺制作工序主要有采泥、粉碎、搅拌、沉淀、捏塑、拉坯、风干、上釉、烧制、出窑等多达10多道工序。

在非遗技艺体验过程中,境外青年们分别端坐在工坊内,有板有眼地学习土陶的拉坯技艺,在传承人的指导下,青年们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拉坯机上,用手将泥拉制成各种形状。“我本身就爱好手工制作,通过体验制做土陶,一步步把泥土做成自己心仪的形状,非常有成就感。”来自喀麦隆的阿卜杜拉先生说,通过制作土陶,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鸡坨土陶历史悠久,烧制出的器具种类繁多,体现了制作者的想象力与娴熟的技艺。”来自越南的水仙女士说,这些非遗技艺是智慧的结晶,土陶器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让她和其他同伴大开眼界。

游览蒲花河

“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保持了古朴原始的手工工艺特点,以祖辈沿用至今的黔江当地岩土为原料,用脚蹬轮盘、龙窑柴烧的古法制作。”石鸡砣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海龙介绍,石鸡坨土陶仍完整保留土陶制作的相关传统手工技艺,注重实用与观赏相结合。如今,黔江区建立了石鸡坨土陶非遗传承基地、石鸡坨土陶扶贫工坊等,由石鸡坨土陶技艺大师对脱贫户、待业大学生等进行技能培训,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助推了乡村振兴。

参观土陶艺术品陈列馆

迤逦的阿蓬江,雄壮的风雨廊桥。10日,境外青年还来到濯水古镇,体验民俗风情,游览蒲花暗河,了解了古镇“天理良心”文化。据悉,黔江区濯水景区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有“武陵水乡”之称,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5A级景区。

在古镇上,有一块不高大却十分厚重的石碑,上面镌刻着“天理良心”四个正楷大字。这块碑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它警示人们:经商、为人、处世之道在于“天理良心”。

合影留恋

境外青年们一边倾听导游的讲解,一边做好记录,不时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精彩瞬间,在浓浓的土家族、苗族民族历史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