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残疾,胡安金学了个篾匠手艺谋生。如今这个坚守50多年的乡村老篾匠,所编织的老款竹篾器具已无人问津。从小头脑灵活的他,考虑到老款卖不脱,他就别出心裁地编织既可用又可供观赏的小竹器饰品销售。这一传统工艺的创新,胡安金编织的糖果盘、小背篓、小花篮、花瓶、提篓等竹篾小器具却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用刀划篾条
1月12日,记者来到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采访了这位与时俱进的乡村老篾匠胡安金。
坚守传统老行当
不随子女进城享福
南溪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的发源地,现年77岁的胡安金,现与老伴相守在南溪村6组的半坡上,其儿女均已进城生活,多次回老家接二老进城,胡安金就是不去。
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竹林选料、砍竹、锯竹、剔节、破竹、起篾等工序利索得很。不一会,一丝丝细如麻线的篾条便在他手中舞动起来。他现场编织的是一个小花瓶,这个花瓶他需要两天才能完成,卖价仅100元。
“只要进城生活,篾匠活就做不成了,我不甘心多年的老手艺就这样被放弃!”胡安金说,他还会木匠、瓦匠、理发等手艺,唯有篾匠手艺是他几十年来挣钱养家的主要收入,他舍不得丢。
老人给小竹提篓画上花朵
胡安金14岁时,左脚灌多骨导致肢体四级残疾。心疼他的奶奶担心他今后不能干重体力活,叫他去学个手艺求生存。
当时的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儿不学艺,挑断箩筐系”。胡安金觉得学裁缝扛不动缝纫机,学木匠、石匠,出门携带的工具都很笨重,只有篾匠出门携带的工具轻松,他便选择了学篾匠。
胡安金想到自己一个残疾人,附近没有做篾活的师傅,而且自己又没上过一天学,就是有师傅也没人愿意收他为徒。胡安金叫父亲帮忙把竹子砍回来,他仿照自家用的竹背篓、箩筐、筲箕、簸箕、竹筛等用具进行模仿编织。
“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来三次,经过反复几次就编得像了。”胡安金说,篾匠手艺在编织的技艺上可以熟能生巧,其匠心在于如何用刀起篾条。他现在可以把一片篾条,用刀剥出10多层像纱一样透明的篾片,这个功夫没得三五年的操练是达不到的。
老款竹器卖不脱
当地干部引他走上创新路
“前些年,我编织的竹背篓、箩筐、筲箕、簸箕等竹篾器具,不需要盘上街,在家里就卖完了。很多时候不够卖,人家急需要用的只好加班加点地赶。”胡安金说,现在编一个背篓、箩筐,一年半载都卖不出去一件。
一次,时任镇文化服务中心干部张世超来到胡安金家里,看到他编织的不少背篓、箩筐等器具上了一层厚厚的灰,便说:“老胡,老物件没人买了,你得转变思维来一番创新。”接着,张世超将自己手机上的一些竹器饰品的图片翻给胡安金看,叫他从竹器工艺品上下功夫。
“看了这些图片启发很大,我就从一个家庭用的糖果盘、花篮、花瓶、提篓上进行构思。”胡安金说,他不会玩智能手机,特地叫他儿子在城里买了花瓶、糖果盘、花篮之类的实物回来。
重庆市残联为老人颁发的“指尖上的自强梦”三类作品荣誉证书
这些实物买回家后,胡安金只是大致仿照这些实物的轮廓去练习编织。通过反复操练,直到编织得与这些实物一模一样才罢休。他把编好的竹器饰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到桌上反复欣赏,感觉这些饰品还差点灵气。于是,胡恩金又叫儿子买些不同颜色的油漆,把自己平常看见的花草图样画上去进行点缀,效果却大不一样。
不到3个月,胡安金打电话邀请张世超来家里看编的这些小物件像不像。当张世超看到胡安金编织的这些竹器小工艺品,上面还均匀地画上花花草草,让张世超感到惊讶,没想到眼前这个没有文化的老农民,竟有如此神通。
张世超将胡安金编织的这些竹器小饰品发在朋友圈里,很多认识胡安金的人,都不相信这是他编织出来的“杰作”。
敢于大胆去尝试
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后来,胡安金还根据花瓶、糖果盘、花篮的不同形状去编织,尤其他在编织糖果盘、小提篓时,还特意编织了一个精美的小盖子盖上,这样一来更加完美,深受年轻女性的青睐。
“我不会玩手机抖音,也不懂得把这些小物件拍成照片发到抖音上。”胡安金说,很多上门购买这些小物件的,有的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也有打电话预定的,最近有几个花篮和糖果盘我留都没留住。
胡安金潜心编织的竹器小工艺品,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不少城里人慕名前来购买,尤其当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把他的竹器饰品带到北京、上海、深圳、福建、山东等地赠送给朋友。
去年3月,黔江区残联将胡安金编织的《土家婴儿背篓》,选送参与重庆市残疾人手工编织作品征集活动,荣获“指尖上的自强梦”三类作品。
“胡安金老人的手工编织作品能够获奖,是对他坚守老行当几十年的认可,也是他敢于创新的成果。”黔江区残联副理事长谢汉彬说,他能够让老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为家庭实现增收。既弘扬和传承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又在乡村振兴中让传统的手工业得到延续和振兴。
(记者 李诗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