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双石村,遍山翠绿,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茶叶青翠欲滴,犹如发光的绿宝石,耀眼夺目。
头戴遮阳帽的村民,腰挎笆篓,正忙着采摘似针尖的嫩芽。
王运洪(右)了解村民产业发展情况。
“多年的荒山,长出发光的‘绿宝石’,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王书记的功劳真不小!”走进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正在采摘茶叶的吴国荣说,想当初买茶树苗的钱,还是王书记东拼西凑借来垫付的。
吴国荣是双石村三组组长。他口中的王书记,叫王运洪,是黔江区委宣传部驻双石村第一书记。
发展产业 垫资12万购买茶树苗
中塘镇双石村,是由以前高石、马石、南山三村合并而成,与湖北省咸丰县相邻,海拔约1200米,是区级深度贫困村,全村971户3741人。
山大人稀、产业滞后、村民贫穷,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小孩,这是王运洪2017年11月进村的第一印象。当时村里有127户建卡贫困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王运洪深感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而他来到这里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群众富起来。
“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院坝会,村民最先提出种茶。”王运洪说,他没想到村民对种茶的积极性特别高。原来,双石村以前种过茶,由于量小且缺乏管理,每年采摘的茶仅供自家人饮用。
“既然村民认可这个产业,那就是一个字:‘干’。”王运洪当场拍了拍胸脯,并向村民承诺负责协调买茶苗的资金。
为稳妥起见,王运洪带领38户村民前往咸丰县的大沙坝、麻柳溪茶叶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其间邀请区农业农村委及咸丰县的专业人士,对双石村的土壤、气候、发展模式,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大家一致认为双石村是发展茶叶的最佳基地。
“经专家考察论证后,我心里有底了,村民也能放心地去种。”王运洪说。不久,几台挖机进场开始平整土地,王运洪也忙着四处协调资金。
王运洪(左)走访村民家庭。
“之前联系好的茶苗,要先付一半定金才发货,余下的茶苗运到现场时要全部结清。”王运洪急了,因申请的专项资金一时不能到位,他想到借钱先垫付。实在不够,就拿自家房子去抵押贷款。
因时间紧迫,王运洪又向村民作过承诺。于是便打电话找6个亲友,借了12万元先支付一半定金。
三天后,茶树苗运到双石村,王运洪根据村民的土地面积,将茶苗分发下去,并请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春节前夕,第一批600亩绿茶苗全部栽到地里,随即着手成立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黔江区淼发现代农业股份合作社”。
“三茶”同栽 6000亩荒山披上绿装
2018年春节,别人忙着在家过大年,王运洪却在家里起草双石村茶叶产业的发展方案,他计划的不仅是村里1000亩绿茶种植,还规划了1000亩白茶、4000亩油茶,致力把双石村打造成以茶为主的“特色产业村”。
在王运洪的规划里,有一处以前的老茶山,是一个大山包,面积有300多亩,是一组和三组50余户村民撂荒多年的责任地。因涉及土地的村民很多外出打工,王运洪也给他们通过电话,最终要他们回家亲自签字同意才行。
大年初三,王运洪吃完汤圆,就急着赶往双石村,他要趁打工的村民在家过年,动员他们将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发展茶叶产业,并逐一进行签字落实。
村民在王兴斌的茶厂卖鲜茶叶。
双石村山高水远,人畜饮水是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王运洪驻村后,与当地政府干部一起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解决了水源、建起了产业路,并将进入茶园的公路两边栽上了紫薇树,把通往茶园的公路打造成了观光路。
一边壮大茶叶种植规模,一边夯实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全村已发展到绿茶900亩,白茶600余亩、油茶4500亩。
“王书记不来村里发展茶叶,我也不会回来。现在有房可住、有钱可挣,我还真舍不得离开老家!”在茶园里采摘茶叶吴国栋说。
现年65岁的吴国栋,是村里脱贫监测户。早年因家庭条件差,父母先后去世后,他一直在外打工,直到48岁才成家。成家后因家里房子多年无人管理导致垮塌,回来没地方住、也没事情干,只能在外打工度日。
2019年春,吴国栋回到老家,看到他家原先长满杂草的几亩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茶园,别提有多开心。
“王书记,我不出门了,我想回家种茶!”吴国栋在电话里对王书记说,他还要把另外几亩荒山开垦出来,请王书记帮忙联系茶苗。
“吴国栋家现有10亩茶园,当地政府协助他建起3间水泥板房,让他在家乡好好发展产业。”王运洪说,去年他家茶园开始投产,收入了1万元,预计今年可达到3万元。
筑巢引凤 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的村民,我们都统一把茶树苗栽上,不需要村民投入一分钱,他们只管回家摘茶叶卖钱。”王运洪说,在对茶园的管理上,在外打工的村民可委托在家村民代管。在家村民还可以租赁茶园进行管理,这样茶园就不会撂荒。
以前的荒山荒地变成了四季常青的茶山,不仅是吴国栋看到高兴,村里所有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别开心。很多村民回到村里都会开着私家车绕着茶园转几圈,或用手机拍下家乡的照片相互转发。
王运洪(右)帮吴国栋家采摘茶叶。
看到村子慢慢发展起来了,在外打工多年的杨伟,也回到家乡建起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猪场,并流转100亩土地种茶,他现在是合作社负责人。“猪粪用于茶树施肥,不仅茶树长得茂盛,还节约了一笔肥料钱。”杨伟的种养结合,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双石村是穷出名的,连媳妇都不好找,我就是因为山上各方面条件差不得不外出闯荡。”四组村民王兴斌说。据王兴斌介绍,他早年外出打工,与咸丰县一姑娘相识结婚,后在咸丰县城经商。在脱贫攻坚期间,中塘镇和双石村的干部多次动员他返乡,带动父老乡亲增收。
“当年王书记提出在村里发展茶叶产业,我最开始没看好,没想到在他的坚持下成功了。”王兴斌说,当时为了响应王书记和镇村干部的召唤,他回到村里流转100余亩荒地种茶叶,心想就算失败了,也就亏几万元土地租金。
昔日撂荒的老茶山穿上新装
看着茶树苗一天天长高,地里一年年变绿,在经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又经营过茶叶的王兴斌瞅准了商机,在家乡投资建起了制茶厂。
通过茶叶的加工销售,双石村逐渐有了名气。今年,浙江的茶叶商来到双石村,与王兴斌合伙收购茶叶加工。
目前在双石村,除了茶产业外,村里还建起40亩的黄精育苗基地,今年计划种植黄精2000亩。
青山绿了、产业兴了、村民笑了,这是王运洪驻村6年收获的最佳结果。他个人从2018年起,连年获评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被黔江区委区政府分别记三等功一次,先后被表彰为黔江区“脱贫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好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记者 李诗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