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诗素 文/图)“这里逢年过节可热闹哦,吃汤圆、吃饺子,今年还组织各村的老人一起吃团年饭,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顾太周全了。”近日,记者走进黔江区中塘镇兴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住在养老服务中心附近的李家生老人说。
中塘镇兴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如今,农村老人有儿女孝敬、社会关爱,还有政府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得不说是当今老人们的福气。尤其乡镇街道及各村(社区)建起的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不仅是老人们快乐的精神家园,更为关键的是能让大部分留守老人家庭的子女,可以放心地在外面打工挣钱。
记者看到,养老服务站按农村老年群体在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设置有办公室、接待室、社会工作室、志愿服务点、慈善服务点、老年协会室、放映室、教室、健身室等。
为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黔江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推进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为支撑,以养老服务“中心带站”为路径,聚焦农村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开展送医进村、送浴进院、送爱进门、送悦进寨、送需到家等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资源共享化、养老内容清单化、养老服务专业化等,切实解决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对象、困难残疾人、特殊困难老人“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农村空巢老人的关爱等系列问题。
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的选址,优先在紧靠集镇所在地、便民服务中心、敬老院、居民集中安置点等服务对象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建设,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养老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中心闲置房屋、闲置村小、闲置烟点等现有房屋进行改建,或与便民服务中心联合新建等方式建设,同时将敬老院提档升级与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整合实施。
对已建成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坚持以村(社区)主办、政府支持、协会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由村(社区)干部担任养老服务站负责人,并成立老年人协会,并配备162个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定期依托养老服务站组织开展活动,负责村(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日常事务、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协助老年人协会组织开展活动、开展留守老人关爱服务等工作。
据了解,黔江区通过“中心带站”养老服务路径,自2018年以来,已全面建成30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226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对敬老院进行优化整合,目前全区有养老机构12家(4家社会办、8家公办),总床位194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074张,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为全面激发养老市场活力,引入2家养老服务企业和28家社会工作站,对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站实行“中心带站”联合运营,使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率达100%。
“十四五”时期,黔江区将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等基础上,努力从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到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养老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