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

同心同向同力 共创共建共享

在黔江区中塘小学,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栏、文化墙随处可见,少数民族传统活动“向氏武术”深受学生喜爱,学校已荣获“民族文化进校园创建示范学校”;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石会镇中元村,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不复存在,各族群众在焕然一新的村子里幸福生活……这是记者近日在基层亲眼目睹的。

土家十三寨居民表演民俗文艺节目

近年来,黔江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以点带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奋力谱写黔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聚合力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黔江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生活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4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呈现出一派和谐共荣的景象。

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调动起社会领域的力量和社会公众协同参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区委、区政府及乡镇党委政府与毗邻区县和乡镇共商共治,齐抓共管,做深做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在创建过程中,民族工作部门在机场、车站、码头、广场、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宗教场所等地开展广泛宣传,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宣传标语。并且,推动相关部门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向流动人口提供技能培训、语言辅导、岗位信息、法律援助等服务,让流动人口共享黔江发展的成果,擘画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最大“同心圆”。

暖民心

各族群众幸福感满满

基层社会治理是黔江区着力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幸福感的举措之一。黔江区小南海镇和咸丰县大路坝区工委仅一河之隔,在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两地党委政府不仅协商形成了边区协作联席会议制度,还通过建设共管街道、共管共治中心,探索建立了体系联建、治安联防、纠纷联调、事务联管、政策联宣、干群联动的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边区协作新格局。

在邻鄂镇松林村,积极实施“文化引领”工程,采用“文化+服务+保障+爱心”服务模式,建立“文化志愿服务队”,为全村各族群众送文化、送快乐、送幸福。连续两年为邻鄂镇高坪梯田丰收节提供节目表演,以舞蹈、音乐、小品、连箫、腰鼓等5大类节目,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为各族群众建成了一座文化丰盈的“精神墙”。

近年来,黔江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这“三大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同时着力讲好创建+红色文化、创建+非遗传承、创建+示范典型、创建+校地合作“四个故事”,在全区形成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筑梦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是基础。多年来,黔江区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各方面,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校园里绽放异彩。

此外,黔江区通过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小南海镇土家十三寨景区建成土家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点,在城区建设了市级民族博物馆,在濯水古镇建设了非遗一条街。这些场馆和街区既是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场域。黔江区民族工作部门每年都组织本区及周边区县的干部职工和各界群众到这些场所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黔江区民宗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探索更多经验,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成为最亮丽的底色。


(记者 王巧西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