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受城市“虹吸”效应影响,武陵山区农村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等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农村青壮年、大学生多选择“逃离”乡村,造成乡村人才年龄老化、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产业课堂(资料图片)
国家有导向,武陵山区有需求。
2021年以来,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黔江职教中心)严格按照中央、市、区要求,把扎根农村培养实用新型本土人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成立武陵山乡村振兴学院,并开展了办学模式、运行机制、课程建构等一系列有效探索,为武陵山区培养了大批乡村振兴人才。
成立一所武陵山乡村振兴学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为此,黔江职教中心通过问卷调研、走访交流等方式,摸清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现实状况,成立武陵山乡村振兴学院。
学院成立后,实行“一部两点”办学模式,立足黔江区、服务渝东南、辐射武陵山,充分整合武陵山区职业院校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实践培训体系,培养一批爱乡村、懂技术、会管理、能创业的乡村振兴人才,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培养体系
建立“五联动”运行机制,强化主体协同。以职业院校、区域委办局、乡镇、企业、村户为主体,施行“校政——校地——校校——校企——校村”五联动运行机制,通过协同招生、协同培养、协同竞赛、协同研究等方式,共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构建“四模块”课程体系,支撑多元发展。重构“公共基础+专业技能+对口升学+特色选修”四模块学历教育课程,以及“基础素养+实用技术+管理技能+创新创业”四模块培训课程,学生、学员根据自身规划,选择部分培训课程作为特色选修课,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室内课堂(资料图片)
创新“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培训实效。打破传统教学格局,创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云上地下”教学组合方式,打造“室内课堂学理论、田间课堂练技术、产业课堂助双创、空中课堂促精进”农村实用人才有效培养“四课堂”。
建设“四样态”教学资源,健全教学保障。建成由139人组成的专项师资库,打造“农民化”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教辅108套册,形成“实用化”教学资源;建设民族工艺展览馆等47个,建成“实战化”实训基地;与隆平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线上教学APP,建成“数字化”学习平台。
实施“四重关”教学评价,提高育人质量。编制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构建“过程质量关+素养达成关+创业效益关+示范带动关”四关并重评价体系,提高育人质量。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队伍
抓好软硬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根基。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结构、制度机制、经费保障等措施,确保乡村振兴人才培训项目顺利实施;继续采用“固定+外聘+签约+引荐”等方式,充实乡村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个性课程”,更新完善课程体系。
抓好培训规划实施,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理论讲授、实操训练和考察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练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围绕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及经验启示、乡村治理新路径、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等,进行精准专题培训;坚定不移培训目标,培养一批懂农村、懂经验、懂管理,有视野、有文化、有智慧,爱学习、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
据统计,学院已累计开展项目培训39期,开办培训班76个,培训对象覆盖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复员退伍军人等14个种类,培训人数达3759人,培训效益300余万元。
同时,学员返乡创业成功100余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有效促进了区域鸡杂、蚕桑等3个产业集群,肉牛、中蜂两个循环产业链;助力了脆红李、地牯牛等21个产业发展。
在黔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兄弟学校的团结协作下,社会各界的积极合作下,黔江职教中心的教学工作获得社会普遍认可。
该校教学成果《爱乡村、懂技术、会管理—“三区”职校精准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乡村振兴局以《重庆黔江区职教中心:聚力“组合拳”赋能乡村振兴》专报宣传;光明日报以《培育乡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报道……
(记者 黄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