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养牛 扔掉穷帽 这户残疾家庭的生活“牛”起来

8年前,居住在黔江区阿蓬江畔的刘育现一家,不仅是一户多残家庭,还是一个“低保户+建卡贫困户”的双重身份家庭。经黔江区残联和当地政府的大力帮扶,刘育现一家通过养殖本地黄牛,一年摘掉贫困帽,6年后退出低保,并将政府为其修建的“安居工程”住房,扩建成一栋小洋楼,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韦凤娥家喂养的本地黄牛 拷贝.jpg

韦凤娥家喂养的本地黄牛

韦凤娥家唯一喂养的一头良种母牛1 拷贝.jpg韦凤娥家喂养的良种母牛
韦凤娥将牛赶上坡后忙着回家挖红薯 拷贝.jpg韦凤娥将牛赶上坡后忙着回家挖红薯


“这个家庭靠政府起家,靠自己发家。功劳最大的还是刘育现的妻子韦凤娥,几乎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她一人撑起的,还要照顾老母亲。”近日,记者在黔江区阿蓬江镇龙田社区5组采访时,一提到韦凤娥,村民们都称她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女强人。

肢残女子>>>

弱肩撑起一个家

龙田社区5组位于阿蓬江流域的神龟峡码头附近,这里可观望阿蓬江碧绿的河水、游船及河面上结对戏水的鸳鸯,美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一方勤劳的人。

韦凤娥家是当地的的养牛户,她家现养殖有大小本地黄牛6头,这些牛虽然没有良种牛的价值高,但总价值也至少在8万元以上。除了养牛,韦凤娥每年还喂养了两头肥猪和30多只土鸡。

起早做饭、照顾婆婆、下地干活、上山放牛,这就是韦凤娥每天重复做的几件事。韦凤娥因小时候左手烧残、左耳烧伤导致听力障碍,为肢体四级残疾;丈夫刘育现小时候双脚烧残,后来左脚截肢,靠拄双拐行走,只能在家做一些轻活;家里年逾85周岁的老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多年,生活不能自理。

“婆婆原来和大哥一家生活,大哥去世,就和我们一起。”韦凤娥说,婆婆神志不清醒,穿衣服分不清季节,吃饭都要递到手中。

韦凤娥的娘家是麒麟盖上的,自她与刘育现结婚后,按她说的日子一直是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先后生育了3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只能靠低保过日子。

家庭人口多又缺少主要劳动力,韦凤娥靠勤劳的双手把这个家撑着,一年把几亩责任地种好,还养猪养鸡让一家人不用买粮食和称肉吃。

“附近外出打工的,家里的田土荒着,很多叫我种,我就耕种出来,一年要多些收入。”韦凤娥说。

近几年来,韦凤娥看到左邻右舍的村民,打工回家都将家里的老房子修得一新,她心头也开始着急。想想一家老小还居住在两间破旧的木房子里,她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孩子们抚养大后,尽一个母亲的能力供他们吃穿和上学,今后把翻修新房的任务让孩子们去完成。

扶贫帮困 >>>

摘掉贫困帽圆了住房梦

2014年,刘育现烧残的右脚长期流脓,先后医治了3年都没有康复,最后只好做截肢手术。由于当时家里有3个孩子上学,生活特别困难,当地政府将其纳入社区的建卡贫困户。

虽然刘育现不能下地劳动,但韦凤娥是个勤快人。当地政府和驻村帮扶干部,在对她家的帮扶上,确定以养殖业来实现脱贫,便出面协调为韦凤娥家贷款2万元发展养牛。

韦凤娥用这笔帮扶款买了3头小牛喂养,年底一头卖了1万多元,在加上家里原先喂养的牲畜和农作物等收入加在一起,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脱贫越线。

“一头牛也是养,两头牛也是养,耽搁的活路都差不多,就是在冬天要多准备一些干草料。”韦凤娥说,她以前也想多养几头牛,每年有产崽的,也有卖钱的。因为家里除了耕种农作物,一头用来耕地的黄牛外,就再没有能变成现钱的产业。

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扶下,韦凤娥的养牛产业开始起步了,接下来就是解决住房问题。2016年,黔江区残联将韦凤娥家纳入残疾人危房改造“安居项目”,针对她家年久无法维修的两间旧木房出资6万元,当地政府出资4万元,共同为韦凤娥家建起90平方米的住房,让韦凤娥一家住进了新家。

“原本想等孩子们长大后,由他们挣到钱后修房子,没想到区残联和阿蓬江镇政府,提前圆了我们一家住新房的梦。”韦凤娥说,这些年全靠党和政府给我们一家的温暖和关怀,从解决低保、发展产业、修建住房等,让我们一家人吃住无忧。

身残志坚 >>>

更上“一层楼”

“政府把你扶上路,自己更要使力往前跑。以前跑不动,是因为家里有病人、有学生,现在学生也大了,没理由再穷下去!”韦凤娥谈到脱贫后的感悟。

韦凤娥是这样在想,也是用实际行动在做,没有辜负当地政府和帮扶部门的希望。她精心喂养的黄牛,从买来的3头牛,都陆续产崽,每年都有牛卖,最多时达到8头。

卖牛得的钱,韦凤娥舍不得花去一分,全部存起来,直到去年,她才把6年卖牛的全部积蓄,加上她家大的两个孩子打工的钱,在新房上面再修建一层半,设计建造成一栋小洋楼。

“再等几年,还卖几头牛后,给房子的里外做个简单装修,争取几年变一个样。”这是韦凤娥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今年11月,黔江区残联了解到韦凤娥家养殖的全是本土黄牛,组织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中心相关人员,免费上门为韦凤娥一家进行养殖技术的培训,并动员韦凤娥将本地黄牛全部进行改良,以便为家庭多增加收入。

养牛多年,韦凤娥一直是靠传统的养殖方法,对于牛身上出现的常见毛病,她只晓得过大概,现代的养殖技术她一窍不通。孵化中心请来的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教夫妻俩学会观察牛鼻头和皮毛出现的变化,以及对牛的防疫、防虫、防病等技术。经技术人员详细地传教,夫妻二人收获颇丰。

“这些技术我弄不明白,等我儿子回来后,叫他不出去打工,就在家养牛,按照老师说的把牛的品种进行改良,一年喂养个10来头牛都比在外打工强。”韦凤娥说,以前是担心没有技术,现在教养牛技术的老师也给我们留了电话,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

“现在,生活较以前的水品提高了,房子的楼层高度也差不多了,唯一想的就是把养牛的头数、养牛的技术再上一个台阶。”韦凤娥是个很讲诚信的农家妇女,她微笑着说,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只要自身去努力,这个愿望将很快就能够实现!(记者 李诗素 文/图)

韦凤娥在挖红薯 拷贝.jpg

韦凤娥在挖红薯

韦凤娥照顾年迈的婆婆 拷贝.jpg

韦凤娥照顾年迈的婆婆

韦凤娥和丈夫刘育现谈到现在的日子很开心



编辑:罗淞琳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