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文苑】乡村剃头匠

◆薛雨青

乡村剃头匠,是早年间盛行于乡下农村的一种古老职业。他们平日忙时务农,闲时剃发,挣一点零碎的辛苦钱,用以贴补家用和一年中的柴米油盐。

他们大多在镇子的街道上或犄角旮旯,搭建有一座简易的棚子。一把老旧的椅子,一个洗脸盆,一面玻璃镜子,一个烧水的小火炉,一把铝壶,一根长条凳,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平日逢集为人剃发,其它时日,便在村里和临近村庄,走街串巷上门为人服务。

剃头是门技术活,不是简单地把头发剃掉,而需要的是剃头匠的耐心、细心和灵巧。剃头时,剃头匠烧好热水系上围裙,在客人的脖子上扎上一条毛巾,用热水把客人的头发浸湿,打上洗衣粉或肥皂,然后开始洗头。洗完后,接着剃头,白色布单“刷”一甩,往客人脖子上一系,掏出一把亮晃晃的剃头刀,在磨得发亮的荡刀布带上来回荡几下,一手按住客人头部,一手持剃刀在客人头上游走,随着剃刀的移动和“赤啦赤啦”的声响,一撮撮湿漉漉的头发杂草一般往下掉。最后,拿块小海绵在客人脖子后面左右来回扫几下,头算是剃好了。再是刮脸,拿小毛圆刷蘸一下肥皂水,在胡须上细细来回抹两遍,然后拧一块热毛巾敷在客人脸上,片刻手持剃刀,从额头到两颊,到嘴唇,到下巴,到喉咙,干净利落地刮拭,所到之处,粗硬的胡茬和细细的毛发纷纷落下。

剃头匠大多是乡村的一些老人或中年汉子,逢集的一天,他们忙完手头的活计,直到晚上回家才能吃一顿饱饭。走村串户时,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们义无反顾地背起装有简易剃头工具的“包夹”,逐村逐户地上门服务。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都要尽心尽力把头发剃好。

一年中,冬天农闲时节,尤其过年的前几天是剃头匠最忙的时候。这时候,剃头匠的生意红红火火,门前常常吵吵嚷嚷排满了长队,前来剃头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那年月,庄稼汉在过年时都要讲讲卫生把头发胡须剃光剃干净,剃掉一年的晦气,希望长一头浓密的新发,来年有个新气象。

剃头匠,乡村候鸟一般,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一年四季四处辗转奔波忙碌。伴着日出日落,起鸡叫、睡半夜,行走在故乡的沟沟叉叉,山山卯卯间,平凡而质朴,低微而辛苦,他们是故乡一道充满岁月沧桑的风景。

以前那些走村串户的乡村剃头匠,已永远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了一代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