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英老人独自击鼓演唱
“锣鼓紧紧筛,闲言都丢开,听我唱首祝英台,山伯访友来……”4月30日,在黔江河滨公园,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边敲打着怀中的一面小花鼓,一边与其他老年人开心地唱起来。
打花鼓、唱民歌的老人,名叫蔡凤英,从12岁开始传承地方民族民间文化。打腰鼓、扭秧歌、唱山民歌、打肉连响、唱车灯、划彩龙船等,她是这些老年群体公认的乡土文化传承者。她年逾八旬行走不便,却坐着轮椅,领着一帮老年兄弟姐妹表演。
爱好唱歌
成为乡土文化传承人
蔡凤英是黔江区舟白街道箭坝社区人,今年85岁,乡土文化爱好者。从12岁开始学会唱当地的山民歌,加上她性格活跃,逢年过节当地举办灯会活动,她就扮演彩龙船中“幺妹”的角色。
“小时候,听到老一辈唱山歌,就记到起,悄悄在一边学唱。会唱了,上坡打猪草、砍柴也大胆唱起来。”蔡凤英说,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没法和现在相比,现在人人手头有智能手机、家家户户有电视看。当时生活在农村里,一天不唱歌,就显得冷瞅瞅的。只要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基本人人都会唱山歌。
蔡凤英除了跟着父母学唱一些山民歌,还从那些大姑、大婶那里偷听到一些情歌。由于胆子大、也爱出风头,凡是春节期间划彩龙船唱的一些歌,她也完完整整地记下来唱。唱会了,大人们出门划彩龙船,就喊她去“当幺妹”。一直到后来,她还扮过艄公、媒婆等。
由于多年的亲身经历,蔡凤英还介绍了表演过程。彩龙船表演的人员多,扮幺妹的人,要打扮得花枝招展, 羞“坐”于船中;一人扮艄公,头戴草帽,手执木桨,用力在船头前面划;一人扮媒婆,手拿蒲扇,做一些搞怪嬉笑动作。其余人则扮演丫鬟、挑夫等,穿红着绿,腰系红绸,尾随船尾,踏歌翩跹起舞,热闹非凡。
大集体时,蔡凤英还当过生产队队长。当时为了增添群众劳作现场气氛:栽秧时节,兴扭秧歌上阵;薅草季节,有薅草锣鼓助威;过端午,要赛龙舟;过年要唱灯会等,当时人们把“唱打”相结合的民间娱乐进行传承,贯穿到农事与节庆活动中,其目的就是提振精神、活跃气氛,为节日添彩。
蔡凤英老人与演唱团队的部分队员边打花鼓边唱歌
成立团队
让传统文化唱响河滨
在农村辛苦大半生的蔡凤英,靠缝纫手艺辛苦挣钱养家和送子女读书,让3个子女个个都有了出息。自老伴去世后,年逾花甲的蔡凤英被子女们接进城里生活。一生勤劳的她开始很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一日三餐后无事可做,没熟人可以聊天,只有河滨公园是她唯一散步和玩耍的地方。
“河滨公园玩耍的人多,有唱歌的、跳舞的、也有打牌的,就是没一个是熟人。”蔡凤英描述进城的最初场景,虽然她也爱好唱歌,但她唱的是农村传唱的山民歌,一时半会融入不到一块。她每天来到河滨公园,反反复复地走走停停,到中午了,就回家吃中饭。
时间长了,蔡凤英渐渐和这些玩耍的老人熟悉了。同时,她也看到很多来到河滨公园玩耍的老人,同样感到很无聊。通过和他们交谈,蔡凤英开始把这些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一支乡土文化演唱队。
演唱队成立,蔡凤英承头购买音箱、话筒,开始在河滨公园唱山民歌等。蔡凤英虽然从小没有进过学堂门,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学会唱很多山民歌,溜秧歌、唱灯戏等是她的拿手活。
后来,蔡凤英开始征求老人们的意见,添置一些打腰鼓、打连响、唱车车灯、划彩龙船等一些道具。这些乡土文化表演的呈现,让河滨公园增添了一道风景。表演期间,从黔江区教委退休的马顺香老人,擅长音乐和舞蹈,主动担当起演唱队的音乐和舞蹈老师,对演唱队老人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纠正。
“不会唱现代歌、跳现代舞,我们每天就表演唱山歌、打连响、划龙船的一些娱乐项目!”蔡凤英说,没想到看热闹的人还很多,主动来参与唱啊、跳的老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爱上非遗
坐着轮椅坚持传唱
蔡凤英老人有一个起早的习惯,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她每天在凌晨5点钟起床,6点准时出门。2008年的一个冬天,蔡凤英老人因事回到老家,清晨打扫院坝,不慎摔倒在地,当时尾椎骨被摔成骨折,在医院治疗近一个月,出院后被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还没有完全痊愈的蔡凤英老人,即使行走不便,只要是黔江区组织的元宵灯会活动,她拄着拐杖都要上台表演。
“蔡姐热爱传统文化,带着我们团队多次获奖。她的确称得上乡土文化的传承人,即使摔成残疾后,行走有些困难,每年的端午节、重阳节和春节这些活动的演出,她拄着拐杖上台都表演好几次了。”团队的侯文爱老人说,蔡姐对人好,要是我们团队里的老人,有两天没来河滨公园,她都要打电话关心。要是有队员生病了,她会组织大家去看望。
85岁高龄的蔡凤英老人,至今耳聪目明,唱歌、盘歌反映特别快,如团队的老人们说的是:“没有人是她的对手!”她唱山歌除了唱一些以前固定的词句,她还有见物唱物的真本领,唱词风趣而不失幽默、搞笑又不庸俗。
“蔡大姐住在马市角,她每天是坐轮椅来到河滨公园,在黔江大桥头要下几步梯坎,给她带来不方便。但是团队里有她来了才闹热,不然就感觉冷场了。”团队里的钟绍成老人,也是一名传统文化的演唱骨干。她说,只要上午10点钟没见蔡大姐来到现场,我们就打电话问情况,提前到梯坎下面等,看到蔡大姐来了,我们就去扶她下来,再请两个路过的人帮忙把轮椅抬下河滨公园路上。
随着年岁的增长,蔡凤英虽然不能再登台表演彩龙船的幺妹、艄公、媒婆的角色,但她坚持坐在轮椅上一边打花鼓、一边唱起山民歌,其主要目的是让团队里的老人晚年生活过得愉快充实,更多是要把这些传统文化,在这些公共娱乐场所进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黔江农村乡土文化的精髓。
(记者 李诗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