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鄂镇地处黔江区东部边陲,与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接壤,总人口1.44万人。经过30多年的“传帮带”,邻鄂“桥梁大军”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桥梁建筑行业中都小有名气,从业总人数达6000人,为家乡挣回每年超过10亿元的巨额劳务收入……
谦虚好学能吃苦
邻鄂工人变骨干
从20世纪90年代起,邻鄂镇就陆续有村民外出务工并开始接触桥梁建筑。如今,全镇有桥梁建筑业大小老板500余人,业务涉及桥梁设计、桥梁建筑、建筑材料供应等各个环节。
今年40岁的田宽是邻鄂镇沙子场社区1组居民,也是这支“桥梁大军”的领路人之一。21岁退伍后,他四处打工谋生,由于能吃苦、肯学习,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他自学了很多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因从20世纪90年代就外出务工并专攻桥梁建筑的老乡、同村村民刘国学那里听说“做桥梁工程很有意思”,他开始苦钻桥梁知识,积累了有关桥梁设计施工的基础。
2009年7月,田宽与朋友一起前往上海,参与京沪高铁以及虹桥车站站前高架桥的修建工作,与桥梁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一年起,田宽不断深入钻研,并约上几十名同镇的老乡成立了自己的桥梁施工队。尽管这支队伍最初人数不多,实力也不是很强,但凭借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很快便在桥梁施工行业打出了名声,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了“邻鄂桥梁大军”的燎原星火。
在桥梁建筑行业,很多公司和老板都发现这支来自重庆黔江的队伍与其他施工队有些不同:特别团结,特别能吃苦,谦虚好学,有格局并极具上进心。因此,其中很多一线工人被工地上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喜欢和信任,愿意收其为徒。这些邻鄂工人得到师父们的口传心授后,迅速成为各项目的骨干。
抱团专攻高架桥
“桥梁大军”成品牌
拥有了过硬的技术,老乡们开始思考抱团发展并成立公司。由于他们为人诚实、技术过硬、服务优质,报价也实在,承接项目越来越多。而且通过“邻居带邻居、老乡带老乡”的方式,从老家赶来加入“邻鄂桥梁大军”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
如今,田宽、刘国学还有同镇高坪村村民王宗学等50余人都早已从最初的打工仔变成了身家从几千万元到上亿元的桥梁建筑老板,大部分都靠着自学考取了道路桥梁工程师证。谈起他们征战全国“桥梁江湖”的成果时,谁都可以一口气说出诸如江苏无锡东站站前高架桥、四川成绵乐高速铁路高架桥、京新高速高架桥、湖北武汉北四环高架桥等至少20个项目以上,如数家珍。
“10个邻鄂人在外打工,至少有9个在从事高架桥建筑。”田宽说,如今这支基本全是邻鄂人的“桥梁大军”总人数已超过了6000人,而且从桩基开始,到承台、墩身、现浇厢梁、防撞护拦、桥面铺装等各个环节的设计、施工,包括绝大部分的材料供应,“都是咱们自家人”,相关公司也已达上百家。截至目前,这支队伍的足迹已遍布重庆、四川、江苏、内蒙古、北京等地,年总入收突破10亿元,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红色传承是“灵魂”
家乡党政是后援
“桐子开花碗碗红,湖北过来一条龙(贺龙)。神威吓倒双枪将,孤胆震死扁毛虫。”田宽说,工余闲暇,老乡们经常聚在一起,给外地工友和合作伙伴们讲述家乡的红色故事,“红军当年播下的红色种子,早已融入了邻鄂人的灵魂,让我们充满勇往直前打拼的能量。”
田宽说,自己最初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武警退伍兵,学历也不高,因为邻鄂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能吃苦、肯学习、讲大爱大义,才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边做边学,有了一些成绩。在以父子兄弟、左邻右舍为基础,以亲情乡情为纽带的“邻鄂桥梁大军”里,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二包三包”,无一例外都恪守着吃苦耐劳、质量过硬、合作诚信、胸怀大爱的“黄金十六字”,让一批又一批新人站了出来,一批又一批“老人”成为老板。
“兵团”在外作战,“大后方”强有力的支持也必不可少。邻鄂镇党委书记黄选介绍,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的年度工作安排中,每年都有到外地走访“桥梁大军”的安排:“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掌握他们在外的发展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除了协助他们在外融入驻地外,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以最方便的渠道和方式,办结需要在家乡落实的新农合、计生等事项,解除后顾之忧。”此外,党委、政府还及时根据他们的用工需求,组织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为“桥梁大军”源源不断提供“兵源”。
一路走来,邻鄂人闯出了一条由简单、分散的劳务输出到“专攻桥梁抱团发展,打造品牌形成产业生态链”的品牌劳务建设之路,成为黔江区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