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户”,是指农村贫困人口中,一部分基本丧失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灾、病的家庭,无法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和短时间内脱贫人员,政府将承担起“兜底”责任,实施低保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
10年前,黔江区中塘镇迎新村村民向永杰,家里因父母长期多病,被纳入农村“兜底户”家庭。经当地政府的帮扶,这个退伍兵再振雄风,靠养殖黑山羊告别贫困后,主动退出低保,现靠养羊每年收入达到10万元。
退伍回乡成兜底户
7月30日,天刚拂晓,向永杰赶着一群山羊出栏,一路上羊发出 “咩…咩…咩…”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说起兜底户,我都感到为自己惭愧,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没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不说,还成为‘尾巴户’!”向永杰说,当时家里两位老人多病,两个孩子又小,确实无能为力。
“养殖山羊,最初没得经验,也不懂防疫知识,做失败过!”向永杰说,家里当时没得其他产业,自己又没得一技之长。为摘掉“兜底户”这顶帽子,他坚持养羊10年不放弃。
向永杰是黔江区中塘镇迎新村8组人,今年56岁,满脸的络腮大胡子,一看他就不是一个生活中的弱者。
向永杰,1982年参军,1986年入党,当年12月退伍还乡。回乡之后,由于居住地交通不便,家里没有经济产业,向永杰又没有其他手艺。当时老的老、小的小,父母又多病。为此,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的清苦。
2009年,向永杰一家享受农村低保,后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将向永杰一家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政府出资在公路沿线,为他家修建了11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6口搬进了新家。
养殖山羊告别贫困
有了吃,有了住,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向永杰一家很是感激。
“吃住无忧了,不能一辈子靠吃低保,还得挣钱让家里更快富裕起来!”向永杰也在不断打听发家致富的门路。
2011年3月,一个机会终于出现在向永杰面前。他的一位亲戚喂养了60只山羊,当时价值26000元。由于兴泉村要打造一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大部分山林和土地被流转征用,对于散养于山间的山羊,草料受到限制,无处放养欲卖出去。
这位亲戚考虑到向永杰搬下山没事做,就主动找到向永杰,把山羊赊给他。等向永杰把山羊发展多了,卖了再给他钱。
“以前在小的时候,家里养的羊也没超过10只,60多只山羊,要是养殖失败了,这2万多块钱,我拿什么还?”当时向永杰还有些犹豫。
后来一想,政府让我搬进了新房,产业也有人送上门来,这等好事打着灯笼都寻不着,向永杰就大胆地答应下来。
向永杰在自家山上找些木料,又去附近的砖厂赊来石棉瓦,在离新房30余米的空地上搭建起两间简易的羊圈,高高兴兴地把亲戚家的山羊赶回到新建的羊圈里,开始了他的牧羊生活。
“当年农历的十月,大小山羊已发展到100多只。后来,我陆续将公羊和品质不好的母羊卖掉,筹齐26000元,还给我的亲戚。”向永杰说,他现在最感激的人,就是政府领导和他的亲戚,是他们帮我安居乐业和引导走上发家致富的路。
退低保坚守养殖业
“开始几个月还顺风顺水,可在大冬天,问题就来了!”向永杰说,还是源于他在喂养和管理上出现疏漏,导致40多只小羊只剩10只,损失了2万多元。
由于初次接触山羊养殖,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疾病,向永杰感到束手无策。后来,向永杰通过参加政府举办的山羊养殖技术培训,还主动找一些养羊户淘一些经验,再结合喂养的实际,克服了小羊多病的关口。
后期的养殖中,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经常到向永杰家作技术指导,向永杰学会对山羊疾病的防治。
“每天将山羊放出去和收回来时,我在清点羊个数时,顺便对每只羊进行观察,若发现问题就及时防治。”向永杰很自信地说,经验和技术也就是这样淘出来的。
2015年,黔江区深入推进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扶贫。向永杰通过养殖山羊告别了贫困,主动退出一家四口人的农村低保。
经过近10年时间的养殖,向永杰已从中摸索出一些成功的养殖经验。从产下的羊羔长成商品羊,基本是顺风顺水。并将卖山羊的钱用于把房子加盖了一楼,还将加盖的楼层进行了装修。
养殖山羊的同时,向永杰还在2015年发展了2亩脆红李。去年,向永杰出售50只黑山羊,收入了8万元;2亩地的脆红李,收入1万元。最近出售的9只种羊,收入2万元。他计划今年出栏山羊60只,收入在10万元。
“从2011年至今,向永杰靠自繁自养本地黑山羊,每年保栏100只,出售在50只以上,一年纯产值确保20万元。”迎新村委会主任李胜权说,向大哥只要把养殖黑山羊的产业一直巩固和发展下去,在防疫技术上不失误,他这个产业只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