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老师坐”……
日前,当黔江区纪委监委驻区教委纪检组组长胡世清一行,再一次来到小文、小涛两兄弟家中,亲眼目睹到两兄弟开口主动大方地向老师问好的场景,对开展送教教师和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谁也无法想象,这两句略微含糊却饱含深情的问候,出自曾被村里人称为不会说话的“狼孩儿”——小文小涛两兄弟之口。
小文、小涛,家住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一处山谷深处,周边几无人烟。母亲残疾,丧失劳动力,家中只有父亲一人务农维持生计。家庭极其困难,之前为建卡贫困户。两兄弟患有先天性语言障碍,伴有先天性智力缺陷;弟弟小涛更是在小时候的一场火灾中,双手严重烧伤,运动能力大大减退,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身患多重残疾的两兄弟,辍学在家,由特教学校教师负责上门送教。
“记得五年前第一次送教,我们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再步行了1个多小时,才看见一间低矮的小木屋。”特教学校送教的姚老师一边回忆一边说,两兄弟的父亲听说他们是来给孩子上课的,直接说这是无用功,不要耽误他上坡劳动,不由细说就将他们拒之门外。后来,他们几次前去,想开展送教,结果都是徒劳。
不久,到校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督察的纪检人员,从送教教师口中了解到小文、小涛两兄弟一家的情况后,决定亲自介入这项特殊的送教工作。
随后,到校调查、实地走访、开座谈会……纪检人员和特教学校领导班子、镇村干部、送教教师一起,多角度分析学生的自然情况、家庭情况、语言及行为现状,研究具体送教方案。由于两兄弟的语言能力几乎为零,对陌生人极度恐惧,纪检人员和送教教师经研究决定,从送温暖开始。于是大家自掏腰包,为两兄弟买零食、玩具、陪玩耍……一个月过去了,两兄弟渐渐不再排斥送教人员了。就这样,从第一个方案、第二个方案,一直到最终执行方案,在纪检人员和送教教师们一边执行理论一边实践……
从那之后,无论天晴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纪检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两兄弟家调查走访,送教老师们决不落下一堂课,决不放弃任何一次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持续送教五年过去了,孩子们慢慢长大,哥哥个头都超过了老师,从游戏互动、颜色分辨、事物认知、口语练习到简单的劳作。送教教师们一次次言传身教,两兄弟一次次反复练习。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第一句“爸爸”到“老师好”,在送教教师和纪检人员听来,这些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得词组,开始响彻山谷。这,是收获的喜悦。这,也是参与送教教师和纪检人员收到的最响亮的回音。
如今,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在送教教师和区教委纪检人的共同帮扶下,两兄弟的家庭不仅顺利摘掉了建卡贫困户的帽子,经济和生活上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去年,家里还收获2000斤大米,杀了两头三百斤重的肥猪,还有几十只鸡、鸭和几十斤蜂蜜等。尤其家里还添置了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到家里的路,也不再那么泥泞,湿滑的院子也被硬化,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更安全地游戏玩耍。两个孩子认知、生活能力也都大为提升。
当天,回头望见两兄弟站在家门口挥手道别的样子,胡世清微笑地挥手回应,并在记录送教督查工作的笔记中写道:“确保上学路上一个都不少,是习总书记的嘱托,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与教育工作者一起,啃下控辍保学这块硬骨头,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也是纪检人在脱贫攻坚战中应尽的职责。” (通讯员 刘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