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清春 通讯员 刘烁)日前,记者从黔江区教委获悉,黔江区教育系统“四着力”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实效。
着力顶层设计。出台黔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衔接的劳动育人机制,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将劳动教育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自评—同学评—教师评—家长评”四级评价机制,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实现劳动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
着力条件保障。建有21个校内农业种植体验园、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作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个市区级校外劳动综合实践基地。学校全覆盖建设劳技室,备足配齐相应设备和所需耗材。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聘请38名“非遗”传承人、22名能工巧匠、87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和教师,指导组织劳动教学、研讨、实践活动。
着力课程落实。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开足上好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严格执行普通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32所学校结合实际开设陶艺制作、西兰卡普、土家绿豆粉等“非遗”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特色劳动中学习劳动技术。同时,各学科课堂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劳动教育因素,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着力劳动实践。各学校组建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86个,开展活动120余场次,每季度组织学生到基地除草、修剪、栽种等劳动1-2次,每月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3-4次;每周开展1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18所中小学与当地农业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每日布置洗碗、扫地、整理内务等家务劳动作业。开展黔江区“快乐劳动小能手”展示活动,评选年度爱家庭、爱学校、爱公益、爱自然4类40名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