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黔江各乡镇蚕桑养殖基地逐渐进入蚕茧采收时期。近日,记者从黔江区林业局了解到,2019年,全区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有序推进,蚕茧产量持续保持全市第一,黔江全国蚕桑生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林草局认定,桑药、桑食(药)用菌、生物肥料等项目论证开发,传统茧丝绸和现代生物产业两条腿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蚕桑富民增收将实现新突破。
扩规模,增产量
2020年全区计划新建小蚕共育室43个、养蚕大棚4323个,实现蚕农综合收入2亿元以上,将能带动7000人就近务工就业,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增收,新建6400绪缫丝生产线和提升织绸技改项目,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与蚕桑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全区已完成新栽桑10250亩,新增栽桑农户290户。全区有16个乡镇167户流转桑园面积3963亩,有效解决桑园撂荒问题,并逐步走向桑树栽、管并重之路。为提升桑叶产量和质量,保障蚕桑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从浙江强桑繁育基地引进强桑系列品种2万株,分别在蓬东乡、太极乡、濯水镇、阿蓬江镇等乡镇设点试验。
抓技术,求创新
在疫情期间,为了强化组织领导、疫情防控、物资调配、生产安排等,新建“黔江蚕业”微信公众号、区级蚕业生产指挥微信工作群,筹集口罩14700个用于一线春耕生产,无一例病毒感染事件发生。在生产工作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石漠化桑园精细化管理,引进覆带式犁铧翻土机、除草机、电动修枝剪、消毒机等省力化机具400余件,大大减轻劳动力。
1月份成功引进山东日照海通丝绸集团入驻黔江,通过建章立制,促成企业良性竞争发展,推动企业加强与蚕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生产5A、6A生丝要求,两家蚕业龙头企业引进雄蚕1500张进行饲养。启动智慧蚕桑一体化综合管控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提高蚕业综合管理水平。
产业链,致富路
带动当地百姓通过蚕桑产业链,真正走上脱贫致富路,建立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体、建设养蚕设施、养蚕户返租倒包利用的发展模式。开展蚕茧养殖保险,在国内率先启动桑蚕茧收益保险试点工作,保障栽桑养蚕安全生产、养蚕效益,建立企业蚕保姆、蚕农110服务机制,千方百计巩固蚕桑产业发展成果。
优化黔江“六化五配套”石漠化栽桑养蚕技术路线,集成创新黔江“六化五配套”全产业链发展路线。积极开展桑蚕饲养工作与探索蚕茧收益保险试点工作,不断降低蚕农养蚕风险与售茧市场风险,实现产业扶贫与稳定增收目标。同时,积极招商和培育本地企业,开发出桑叶面(粉)、桑枝食(药)用菌、生物质燃料、桑叶茶、蚕沙肥料等产品,有效促进桑枝蚕沙利用。
接下来,区林业局将推动桑园管理精细化、养蚕专业化,提高桑园单产,通过单产和单价双提升,激发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吸引部分年轻人留乡养蚕创业,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支持万担镇、千担村发展壮大,鼓励蚕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巩固6个、新建20个产茧千担村,抓好一批300担以上的组和年产100担的大户,培植更多稳得住的“年产茧50担、年收入超10万元”的蚕桑户。
(记者 刘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