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热土 助力脱贫攻坚

  在农村,总有一些人会在外出务工积累一定资金后,返乡创业,扎根农村,致力发展农业,在自己脱贫致富后,仍不忘把带动周边乡亲致富作为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家住秀山自治县乌杨街道长滩村的陈信斌就是其中之一。

陈信斌帮助务工村民挑运“雪里红”

  帮助村民挑运“雪里红”

  今年44岁的陈信斌是长滩村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作为一名农业种植带头人,他既是乌杨街道脱贫致富的代表,也是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践行者。记者见到陈信斌时,他正组织帮工挑运自家基地里的“雪里红”。时下正值春耕春播的最佳季节,他计划收割完去年种下的“雪里红”后,再种植辣椒。

  “我现在采取的是轮作模式,春季以种植辣椒为主,秋冬季节就种植‘雪里红’。”陈信斌告诉记者,去年种植的“雪里红”大约可以收获14万斤,因为是制作腌菜的主材,“雪里红”很受市场欢迎。

  打工仔转型做农场主

  目前,通过土地流转,陈信斌的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已达到104亩,一年下来,毛收入可达60万元,除去土地租金、种子、农药、肥料、人工等成本,净收益有20万元左右。时间退回到1997年,那时的陈信斌还在广东打工,又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回到农村发展农业呢?

  1993年2月,迫于生计,初中毕业的陈信斌踏上了开往广东的列车。几年里,他砍过木材、当过搬运工、做过建筑工人,也进过轻工业厂。

  “后来,有个广东的朋友跟我讲,广东遍地是黄金,就看你怎么去找。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灵光一闪,就准你们广东遍地是黄金,我们家乡就不能遍地是白玉吗?”于是,陈信斌萌发了回家创业的想法。

  回到秀山后,由于没有其他的技术,农民家庭出生的陈信斌选择从农业入手开始创业,并在妻子的家乡长滩村进行实践。气候条件怎么样、土壤适合种什么、什么季节上市、销量怎么样?通过市场调查、实地走访和自己下地实践的经验,陈信斌最后选择了以种植辣椒为主的创业之路。

  300元一亩,一签就是十年。2007年,陈信斌种完自家地后又开始承包周边乡亲的田地发展农业。十余年来,他一边学习种植知识,一边在田地里进行论证改进耕作办法。施什么肥、施多少,什么虫害用什么药,几时浇水,浇多少水?通过不断钻研,把自己变成了“土专家”。

  从最初的几亩,慢慢增加到几十亩,再到现在的一百余亩,通过不懈努力,陈信斌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场主,在当地颇有名气。

  先富带后富 不忘贫困群众

  近三年来,陈信斌的蔬菜基地累计生产各类优质无公害蔬菜近800余吨,既为秀山县城各大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的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基地里现在流转过来的土地有30亩来自建卡贫困户,不管我收益是盈是亏,首先都要保证他们的租金到位。”陈信斌时刻挂念着周边的贫困户,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他还常常在农忙时优先让周边的贫困户到基地里来务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陈信斌告诉记者,常年在基地务工的建卡贫困户有10人。今年57岁的张才英就是其一,她是长滩村杨家院组的建卡贫困户,在陈信斌的蔬菜基地里务工已有四年。“一年在基地里务工大概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平时一天60元,忙的时候工钱还多一点。”张才英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陈信斌还热衷家乡的公益事业。他牵头筹资修建了一座漫水桥,解决了村民涨水时渡河难问题,后又无偿投入12500元进行维修,解决群众生产出行的问题。

  今年,陈信斌计划在基地里划分50亩地,发展“水果+蔬菜”组合经济——林上种植“明日见”品种柑橘,林下种植山东引进的土豆。同时,他还准备开设辣椒课堂,与当地农户分享自己十多年的辣椒种植技术和经验。

  陈信斌说,他有责任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致富,无偿把技术传授给乡邻,培训出大量的种植技术人员,带动其共同发展蔬菜产业,实现共同致富的目的。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吴国超 龚佳杭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