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松
近几年来,随着两城同创工作的顺利推进,黔江这座边区小城,越来越向“全国文明城区”迈进。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慢慢开始“文名”四方,如杏花春雨喜迎各地宾朋,体味着文明的芳香,上至政府、下到百姓,满满一城“创建者”齐聚一堂,共商城市文明大计、共谱城市文明华章,实话说,是城之大幸,也是五十万土家儿女之大幸。
应该说,“全国文明城区”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内涵最深刻、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这既是赋予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也是对这座城市的人综合素养的最高表扬。如能获此殊荣,那必将是一场实实在在、任重道远的艰辛付出。
一座小城何以才能真正走向文明并文明常青?笔者认为,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近路可“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明”才是“城文明”的根本要素。从政府惠及民生的公共事业发展,到我们每一个人从点滴做起,这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然而,市民素质如何全面提升,相对于政府层面的公共事业发展来说,更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市民习惯于将文明实现于举手投足之间。比如过马路时,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待公交车时人人排队;还有时刻牢记勤俭节约不浪费、尊老爱幼成本能、真诚待人常相助、虚怀若谷多学习、文明礼貌显风尚等等。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要大家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城市是一张名片,展现着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切。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包容、文明、和谐是文明城市的内涵。民生大事真民主,村规民约很文明。公益事业办得好,志愿活动很起色。环保事业做得好,外商投资有通道。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创建文明城市,是我们乐于承担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出一份力,尽一份责,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建文明家园,共享文明成果。
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成果,又是何等之难?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创建,如今在很大程度上,文明在黔城已开始生根发芽。可以说,无论在城市的哪一个角落,你都能从某种程度上感受到文明的气息。“文明”似乎已经是这座城市的一个部分,成为了是全体市民的共识,并开始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
一勤天下无难事、克难只怕有心人。创文虽难,但努力拼搏就有机会。尽管黔江创文之初并无多少优势可言,但凭着闻名全国的“黔江精神”,就是创造一切奇迹的最大“杀手锏”。这座城市的人们早就习惯了从无到有、习惯了白手起家,并带着精益求精的建设态度,让这座城市变得有故事、有精神、有内涵。如今放眼望去无一的干净的街道和热情的人们,正在彰显着文明的无处不在。
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没有近路可“抄”;一座城市真正的文明,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和坚守。创文的背后是对文明不懈追求的态度,是黔江五十万儿女耕耘不辍的努力,是无惧困难锐意进取的奋斗决心,也是“黔江精神”在这个时代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