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田间白色污染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本报讯(记者 徐朝政 文/图)近年来,农村的地膜使用量日益增大,导致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此,黔江区各街道镇乡积极开展废旧农膜的回收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着力化解田间“白色污染”。

  记者日前在新华乡艾子村看见,几个群众在烤烟地里回收农膜。他们分两批工作,一些人沿着沟垄地块,把废旧的农膜扯出来(如上图),并统一放在一边;另一些群众把地膜打捆放在公路边。“你看嘛,再不清理回收,这些地膜都和土壤连接成块了。”村民李光顺告诉记者,他今年栽种了30多亩烤烟,废旧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隔离层,影响肥效,不清理会影响烤烟生长;他们利用农闲时节,争取把地膜全部清理干净,确保明年的栽种顺利进行。

  记者了解到,废旧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残存期达20年以上,如不及时清理回收,土壤中的残膜量会逐年积累,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的结构,降低耕地质量,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大量废旧地膜随意弃置,大风刮过后,地膜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美观,造成“视觉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因此,加强地膜回收工作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废弃农膜回收不仅仅是指废弃的农用地膜(含烟草种植用膜)和农用棚膜,还包括种子、肥料、饲料塑料包装袋,育秧盆、营养杯、聚乙烯滴灌管、水带等。”村干部王远清告诉记者,以前的地膜大多村民就地焚烧,要不就是自己拾出去卖,由于没有组织地膜回收没有成规模,不仅不彻底而且效率还低。以前很多老百姓将回收的地膜堆积在田埂或田间道路上,不仅会再次污染环境,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我们村干部实行包组联系,4名驻村干部、6名村干部每人组织联系农户收集废旧农膜200公斤。”王远清说,已通知所联系的农户将废旧农膜打捆好,15公斤左右为一捆,农户提前自行称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放置在自家房前屋后,村委再组织人员上门称重、记账,告一阶段后,统一给群众打款。这样回收老百姓不仅可以拿到补助,还能有效解决遗留在田间地头的废旧地膜污染农业环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黔江区废弃农膜回收采取现金收购、以旧换新、以物易物等方式,明码标价,回收标准制度上墙,开收据建台账,店面整洁、堆放规范、及时转运。积极推行村、乡镇(街道)回收转运,区域集中分拣贮运,区域性加工模式,构建销售、回收、利用、推广为一体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为了增强老百姓回收地膜的积极性,将利用各种场合开展地膜回收的宣传工作,印制专门的宣传资料发放,加强农民生产的环保意识,提高回收的自觉性。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