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千年造纸术守护人

  “造纸的工序比较麻烦,前期的工序更复杂,你目前看到的只是在池子里搅拌纸浆、舀纸、放纸、榨干水分这几道流程。然后就是等水分榨干后,取纸、分纸、晒干再进行包装。”近日,记者来到彭水自治县朗溪镇田湾村二组,采访了当地村民刘开胜的土法造纸术(如图)。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距今1914年后,在彭水县一处偏僻的农户家,依然能看到这项原生态的传统造纸工艺。传承人刘开胜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农民,也是老刘家土法造纸的第九代传人。为了把这一古老的工艺继续传承下去,他的造纸坊也正式挂牌为“彭水县竹板桥土纸厂”。

  朗溪镇位于彭水自治县的南部,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在当地,传承土法造纸工艺的农户,除刘开胜外,另有17户都有自己的造纸坊,有80余名村民在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因此这里被人们称为“大山里的蔡伦部落”。据了解,每年每户造纸的收入上万元,成为当地脱贫摘帽的一项增收产业。

  刘开胜介绍,早在唐宋时期,刘氏祖先就学会用乌江两岸的竹子造纸。到清末民初,土法造纸在竹板桥一带已具规模,迄今为止,在刘家已下传了十一代人,约300年历史。

  土法造纸工序复杂,历来有“七十二道脚手,除开吹那一口”的说法。其工艺主要有取料、制料、制浆、舀纸等几十道工序。

  “取料”是进山选择采伐一年生竹子,运回家截成段,破成竹片,捆成酒瓶子粗的把。丢进专用的池子一层层铺好踩实,最后加水淹过竹料,洒上生石灰,当地称为“鲊料”。浸泡约120天,待竹片软化后,将竹片从池中取出洗净,堆放到干池子内,上面覆盖稻草(现加一层薄膜),使其发酵变成造纸用的纤维。40天后,加入清水将发酵好的料浸泡备用。

  传统“制料”工序是通过蒸煮法完成的。其方法是先建造好直径约2米、高2米的地甑,底部安放铁锅,将竹片放入甑内用水蒸煮,待竹片软化后取出备“制浆”用,一般每一甑料需要用旺火蒸3天3夜才能煮好。

  “制浆”是将熟料装入碾盘内,用牛拖动石碾碾碎成网状的竹子纤维。再将碾碎的纤维放入专用池中踩粘柔,进一步分裂纤维。踩粘柔的纤维放入浆池,掺入清水,用木制搅拌器搅拌,使之均匀,备舀纸用。

  “舀纸”是用特制舀子伸入浆池,迅速左右舀动,待纤维均匀附在帘子上时捞起,再揭到用厚木板制作的纸架上,压榨干水分为止。再用人工将湿润纸一张一张地揭起分开,再按规定张数错位对折叠好。将揭开叠好的成品纸,风干或晒干后包装销售。由于造纸选用的材料好,技艺也到位,加工的土纸质量好,深受周边用户及客商的欢迎,并销往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