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保护城市老建筑

  ◆文昊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百年救火会……上海的众多老建筑都拥有辉煌的过往,有着历史文化密码。如今,上海正在致力使“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有温度”。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总与一些老建筑、地标建筑有关。近年来,随着各地对传统文化保护程度的不断加强和文明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地对老建筑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为人们留住了更多的城市记忆,增强了城市的温度和吸引力。上海市在梳理保护老建筑的同时,为老建筑配上专属二维码、开发老建筑相关文创产品等,让老建筑走进更多人的心里,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值得借鉴。

  用“绣花功夫”保护城市老建筑,需要对老建筑进行普查建档。保护老建筑,并不是说所有的老建筑都要保护,而是要保护那些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能够代表城市建筑风貌特色、承载着城市文明的老建筑。各地应做好这些老建筑的普查工作,对老建筑的建成年代、历史文化价值、受损程度、是否保留等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保护打好基础,有的放矢地保护和利用好老建筑。

  用“绣花功夫”保护城市老建筑,需要充分尊重民意。人民群众是城市的建设者,对城市的一砖一瓦都有感情。同时,人民群众也是城市建设的评判者。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于老建筑的去留、开发利用等问题,我们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要在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不要盲目地拆建,不要总想着城市新建了什么,也要多想想为城市为群众留下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城市根脉,留住更多人的记忆和乡愁。

  用“绣花功夫”保护城市老建筑,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护老建筑也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比如,为老建筑设置二维码,让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老建筑的原貌,还可以扫码了解老建筑相关的更多历史、人文故事等,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老建筑价值的认识,从而更能提高保护意识。

  老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价值,对增强城市的温度和厚度,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城市的文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各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用“绣花功夫”保护好城市的老建筑。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