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从荒山黄土到金山银山

  “依山餐,靠山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建国初期,第一代林区开发者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了黔江这片热土。他们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开启了黔江林区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这是一片写满荣光的土地,黔江林业人扎根浩瀚林海,70载光阴牢记使命,不负重托;

  这是一片承载梦想的土地,黔江林业人守望相助,初心不改,继续书写着生态文明的壮举。

人工杉木近成熟林

  山川由黄变绿由绿变美

  绿波翻涌,山高林茂,万木峥嵘,郁郁葱葱……这是现在黔江森林的真实写照。然而,第一代林区开发者刚来到黔江时,这里林地稀疏,人们取其“荒”字音,称其为“黄”山。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终日忙着“填饱肚子”,大家都在砍树、烧炭、挖根,开始了无序的开荒运动,哪里顾得上生态环境,更多的青山变“黄”山。

  回顾黔江林业70年的发展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43.15万亩,国土绿化营造林40万亩,开发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5.2万亩……在绿化山林的同时,黔江区林业局不断寻求森林越来越多的经营目标,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探索出了一条森林可持续经营之路。

  对于林业人来说,守得住森林资源是根本,森林长得好是目标,守护、修复、经营好这片大森林是不懈的追求。在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黔江区林业局确定了“坚持生态第一的思想,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管护力度,努力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经营思路,不断加强森林管护工作,通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将曾经苍凉的荒山黄土变成如今绿意盎然的如画美景。

  生态保护入脑入心

  为进一步保护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区林业局、林业场站、林政员和公益林管护员逐级落实责任,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责任体系,责任到人,任务到点。积极宣传生态护林,自觉参与造林计划,带动全区共计32.5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小叶桢楠、桂花、杉木等苗木13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完成退耕还林7万亩。

  森林要建设,更要保护。70年来,区林业局不断加大森林防火设备设施的资金投入,建成和完善了森林防火指挥平台系统,加大巡查力度,随时集结待命,有序开展防火宣传、联防联保,实现全区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

  冯家街道森林防火护林员钟良春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2000年开始,他就担任了中坝社区的森林护林员,从此日夜守护在这里,1200多亩的广袤森林里每一处都有他的足迹,有他工作过的痕迹,森林的宣传牌,宣传标语都印证着他工作的线路。每次巡山,一趟下来起码要五六个小时,平日里一个人巡山除了要忍受孤独以外,钟良春还要面对山里的毒蛇、毒虫,要翻越坎坷不平的山坡,陡峭危险的崖壁。“守护好森林不仅是保护国家的资源,也是保护居民的安全,也让这里的植物、动物都能自然生长,不受人类行为的干扰,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很有意义。”在黔江这样护林员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绿意盎然的森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为巩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地位和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黔江林区彻底封山停伐。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不仅使林区发生了从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也使林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顺应新形势,一场更深入、更彻底的国有林区改革由此展开。

  区林业局不等不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黔江。着力“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模式,立足生态优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把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作为主攻目标,坚持市场主导,用全新的体制机制激活林区经济,使绿色价值、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致富增收,华丽蜕变。

  2017年,阿蓬江镇漠河村蚕桑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带动村民们从青山绿水间找到致富路。区林业局联合当地政府,发动漠河村党支部书记彭元超率先栽桑90亩,修建养蚕大棚30个,建共育室1个,并对他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和情况跟踪,实现了全年育蚕种310张,养蚕172张,产茧127担,实现养蚕收入23万元,成为全镇养蚕产茧状元户。干部带头让村民们也有了发展的信心,短短几年时间,由年产茧几十担到2017年的上千担,产茧量位居全镇栽桑养蚕村第一名,成为了全镇栽桑养蚕的状元村,14户贫困户也通过栽桑养蚕,实现了脱贫致富。

发展蚕桑产业,实现绿化与增收致富相结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多年以来,区林业局历届领导班子一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黔江气候适宜发展蚕桑产业,蚕桑产业成为黔江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79%的贫困村因为栽桑养蚕脱贫,429户建卡贫困户养蚕脱贫,养蚕户均年收入1.89万元。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院士,在黔江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为黔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落实公益林补偿直接增加现金收入,认真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涉及29个乡镇街道66410户,年均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00余万元。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建设,2014-2018年累计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7万亩,中央投资资金26350万元,工程覆盖29个乡镇街道、149个村(社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已惠及全部65个贫困村,近50%的建卡贫困户从中受益。积极开发公益岗位,聘请建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1100名,直接户均增加收入5000元。

  2019年,区林业局充分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实施林业精准脱贫,在全区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选聘300名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获得5000元的护林补助,帮助300户贫困户1000余人实现脱贫。

  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环境

  黔江进一步加大对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的保护力度。完成了“2018年国家湿地公园中央财政补助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申报工作,完成湿地文化会馆布展建设。安装了一批自然保护地界碑界桩标志标牌。安装古树名木标志标牌41块。完成全区1037株古树名木野外调查和数据信息录入登记。加强对红豆杉、中华蚊母树、兰科植物等巡查巡护和查处力度,野生植物滥采滥挖和非法运输、买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运用“区—乡—村—护林员”森林资源管护体系,自1998年以来,每年安排管护资金近400万元,落实天保管护人员485人,将全区248万亩林地全面管护起来,重点加强135万亩公益林管护。同时,将森林管护与扶贫结合,自2016年以来,每年争取生态护林员资金380万元,落实生态护林员760人,帮助7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人口2660人脱贫,协助管护森林面积76万亩。

  区森林公安局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集中精干力量,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威胁生态安全的涉林违法犯罪予以严厉打击,重点清理了区域内的农贸市场和物流场所,严厉打击猎食买卖野生动物的不良行为,积极营造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良好社会氛围。

  70年栉风沐雨,70年薪火传承。百里林区、松青柏翠,见证着黔江林业局改革发展的足迹;茫茫林海、滚滚绿涛,凝聚着黔江林业人的心血和汗水。现在,黔江区林业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坚定“打好绿色牌,念好山水经”的发展理念,真抓实干,昂首阔步,跨越前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挺起生态建设脊梁,续写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华章!

  (记者 刘彦祺 通讯员 谢德兵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