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李业财从贫困户到办企业 创业走出一条多赢路

  昨日,黔江区金洞乡杨家社区一座二层的砖房中,户主李业财夫妇一个负责过秤,一个负责装袋,配合得十分熟络。“动作搞快点,两大袋红薯苕粉和一大袋紫薯苕粉,待会儿客人就要上门来拿!”老李催促。

  老李夫妇是这两年乡里涌现出的脱贫致富典型。几年前,李家因孩子上学入不敷出,一度成为贫困户。不甘贫穷的夫妻俩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不仅通过发展红薯产业脱了贫,还带领集体经济和乡亲们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金洞乡,家家户户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习惯。老李所在的杨家社区出产的红薯品质佳、口感好,深得群众喜爱。不过,由于市场化程度低,杨家社区的优质红薯除了少量用于村民自己食用和制作苕粉外,大部分都用来喂了猪。

  老李夫妇多年来靠打工为生,经济十分拮据。伴随孩子读书开销渐涨,李家成了贫困户。穷则思变。2016年,不甘贫穷的李业财回到老家,东拼西凑5万元,开起了一家制作手工苕粉的加工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武陵山区,苕粉属于大众食品。老李坚信,只要苕粉品质好,一定不愁销路。因此,在工厂投建之初,他便挨家挨户往乡亲们家里跑,承诺按照保底价收购红薯,发动大家大力种植,最终与180多户村民达成了合作意向。

  时间转眼即逝,到了红薯收购的时间,老李却犯了愁。每天催他来收红薯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但老李原本就不多的前期资金,基本已经用于工厂硬件建设,他几乎没钱再用于红薯收购。

  就在老李心急如焚时,杨家社区干部主动找上了门帮他想办法,后来由居委会出面,挨家挨户为老李做担保,让村民先把红薯交给老李生产苕粉,等苕粉卖了钱再给大家付钱。

  苕粉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一个过程,拖欠村民的钱让老李和居委会干部压力山大。“村民买猪崽儿、年货和来年春耕春播买种子、化肥都要钱,能早一天给他们付了,就也少一点对他们的影响。”老李说。

  为及时让村民收到卖红薯的钱,避免打击他们种植红薯的积极性,杨家社区居委会召开相关会议、民主评议,并报请乡党委研究,决定将社区集体资金30万元投入到老李的苕粉加工厂。这笔“救命钱”终于接续上了苕粉厂岌岌可危的资金链。老李的生意开始逐步走上正轨。2017年,老李成功脱了贫。

  而今,老李的苕粉加工厂已经发展有红薯苕粉、紫薯苕粉、洋芋粉三个产品,年产苕粉20万斤,销往广州、重庆主城及黔江的多个商场,实现年产值上百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也能通过苕粉加工厂,获得稳定的分红收入。

  挣了钱的老李,并没有止步。他新建了一座仓库,完善了整个生产加工链条,与更多的村民签订收购协议。今年,带动包括48户建卡贫困户在内的250多户村民种植红苕1000多亩,每户实现增收2000余元。

  “去年我种了2亩,挣了钱,今年我把面积扩大到了3亩。”杨家社区低保户潘国强说。他独居在家,体弱多病,种红薯成了他最大的收入来源。

  同时,苕粉加工厂长期招募村民务工,村民冉华仙在厂里上班,每个月有2000元的工资,加之家里种植的4亩多红薯,红薯产业一年就能给她带来4万余元的收入。

  “李业财家作为贫困户,自身底子弱,发展产业不占优势。但他和妻子有想法、敢行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财富。他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集体经济的扶持,产业壮大后,他又反哺集体,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实现了多赢。”社区居委会主任兰大江说。

  目前,在居委会的建议下,老李正准备为自己的产品申报绿色食品“三品一标”认证,统一设计包装,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通讯员 刘旭东)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