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属落叶乔木,漆树汁即生漆。生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它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一种乳白色液体,是纯天然的上好涂料,主要用于刷家具等生产生活用品。
割漆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就是在漆树上取天然油漆的方法。
彭水自治县境内盛产优质天然生漆,产漆历史悠久。据《彭水县志》记载,县内绝大多数地区适宜漆树生长,有“生漆之乡”的美誉,海拔800至1000米的普子、石盘等15个乡镇,被列为生漆商品生产基地乡。其中,“万足生漆”品牌闻名全国,还出口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盛誉。上世纪70年代末,全县漆树达337.44万株,当时漆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观。
随着各种涂料和化学类油漆的普及,生漆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割漆”这种技艺也随之面临即将消失的处境。
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可见割漆是门苦差事。漆树多在深山老林,割漆人忙碌一天,采集到的生漆也才两三斤。有的人要是不小心碰到生漆,皮肤上还会起红疙瘩,奇痒难忍。
石盘乡石新村的杨恩龙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割漆人,在化工涂料广泛运用的今天,他仍沿袭着这门传统手艺,孤独而坚定。
10年前,杨恩龙在自家闲置的地里,栽种了近1000株漆树,今年是产漆的第三年。
近日,记者遇见杨恩龙在漆树林里割漆。他介绍,割漆的季节有要求,一般都在夏至后开刀,寒露收刀。如果割太早,树叶还没长好,就会失去养分,不利漆树生长。盛夏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所以割出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前,是割漆的最好时辰。日出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相对湿度降低,割口易氧化干涸,分泌时间短,流漆量少、产量低。所以,忙碌一天下来,最多仅能收两三斤漆,特别辛苦。
割漆看似简单,却有着诸多讲究。
割漆前,得戴好手套,穿好围裙。选择割漆树的主干部位,如果漆树较大,也可以选择在枝上割。用漆刀在漆树上斜着割出月牙形的小口后,生漆就会沿着割开的口子边缘流出来,再用稍硬的塑料皮,折成漏斗形小容器,插入口子下方,让生漆慢慢流入容器中。
杨恩龙说,以前是用楠木树叶子作为容器,没有塑料皮方便。在割口子时,力度要适当,根据树皮的厚薄来用力,刀要稳,做到这样口子才均匀、笔直。
杨恩龙介绍,一两个小时后便可收漆,以集中装在大的塑料瓶里为宜。在一棵树上一般每隔80厘米左右,可交错开口割漆,口子每周可割一次,每割一次便增大一点,一个口子一年内可割20次左右。割开的口子,在经过三五年又会重新合拢,恢复如初。
刚流出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说的就是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最后形成坚固漆膜的过程。
民间一直有“生漆入木”的说法,造就了生漆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是军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基本建设、手工艺品和高端家具等的优质涂料,经济价值很高。
漆树是有毒的树种,生漆不是人人都能接触的,它的浆液沾染到有的人身上,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奇痒难忍。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割漆这门技艺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生漆固有的颜色,却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难以磨灭……
(通讯员 廖唯/文陈兴盛 廖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