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专家走进乡村“课堂”

  本报讯(记者 李诗素 文/图)“强桑1号桑树品种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而成,是一个产叶量高、抗逆性较强的优良桑树品种,其栽培管理与当地桑树相同,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西南蚕区种植推广。”7月22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吕志强走进黔江区太极乡太河村,对村里的蚕桑大户进行优质桑蚕茧生产标准化示范培训。

蚕桑专家为村民培训

  7月21日至22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计东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吕志强,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华,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博士王谢,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教授赵爱春一行来到黔江,先后调研了黔江两家丝绸企业,实地查看了太极乡太河村蚕桑基地、蚕茧收购站、蚕茧烘烤中心,以及濯水镇双龙村蚕桑石漠化种植区域,并在大河村的蚕桑大户进行了“强桑1号栽培技术”培训。

  黔江区是重庆市最大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全区建有桑园基地10万余亩,其中优质桑园6.3万余亩,2018年养蚕6万余张,产优质桑蚕茧5万担,产值近1亿元。其中太极乡和濯水镇均为黔江区蚕桑种植的重点乡镇。

专家组一行在蚕桑基地调研

  太极乡太河村蚕桑发展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小蚕共育室及养蚕大棚等设施设备齐全,80%以上农户栽桑养蚕,产业基础好,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全村现有的桑园面积有1300余亩,建有小蚕共育室7个,养蚕大棚585个,2018年产茧1338担,产值254万元。

  濯水镇双龙村从2014年开始栽桑养蚕,在当地干部的带动下,全村大兴蚕桑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蚕桑石漠化种植区域达到全覆盖,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目前,双龙村桑园面积2685.5亩,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一条富民之路。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