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发现《两河口义渡碑》碑拓

  古时的黔江境内,山高水长、溪流众多,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很多地方就需要“设渡以通”。众多渡口中,义渡就出现了。

两河口义渡碑碑拓

  义渡,指民间捐资兴建,以便民为目的,供行人免费或低价渡江过河的渡口。

  在黔城市民戴军家中,就收藏有一张《两河口义渡碑》碑拓的扫描图片。

  碑文记:渡名两河口,依古□□在昔两溪之水到此会合,故以两河口名。河下十里许,有山名轿顶山,囚咸丰六年地震而此山崩,压毙千有余人。河塞水涌,荡折百有余户。即余祠宇醮产田庐舍,概被水淹,水道逆行二十余里,此处变为深渊,往来行者被阻有日,临河而望者屡屡也。余由是在同治二年自板夹溪顺河依山修成垣路,直后坝乡。是时工竣设渡,即以此处为上渡,啸溪沟为下渡,各造渡船一只……仰请近邻公正君子李绍伯……代为经管。

  据戴军介绍,碑文记述了地震时轿顶山崩,堵溪积水为泽,水道逆行二十余里,农田庐舍概被淹没荡损民居百余家,死亡千多人,灾情严重。

  这次地震发生黔江与湖北省咸丰交界之地。大路坝在咸丰县境内,与黔江南海毗连。大路坝山崩堵河成湖的全部水域在南海境内,世人称为小南海。据考察,地震山崩在海口北侧山脊两处断壁遗迹至今犹存。西面叫大垮岩,东面叫小垮岩,两者相距350米。

  “清咸丰六年(丙辰)五月八日(1856年6月10日)黔江地震,山崩堵溪,潴为大泽,造成灾难。同治五年(1866年)邑人罗华芳刻立《两河口义渡碑》。”戴军说,一个“义”字,写满了“仁义、忠义、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记者 谭鹏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