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锡波
7月以来,各地中小学生陆续进入暑假模式。怎样过暑假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既然是暑假,就该姓“假”,而不该让“假期”变成“学期”。放暑假之前,孩子们大多数时间要白天上课,晚上完成作业;有的孩子还要上课外辅导班。周末,大多数孩子都会上各种培训班。如今,暑假来了,不妨让孩子们放松一下,开启“假期模式”。
暑假,要少些作业。暑假虽然也需要做作业,但作业量宜精不宜杂、宜少不宜多,否则暑假就丧失了假期的属性。有些家长嫌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量不够,就私下给孩子增加作业量。其实,这是违背孩子学习规律的。暑假主要是用来放松的,面对海量的作业,只会让孩子心生抵触,“人在家中坐,心在家外飞”,学习质量必然下降,适得其反。
暑假,要少些培训。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都存在焦虑心理。何以解忧?唯有培训!于是,许多父母不惜砸下重金,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生怕孩子玩物丧志。本来学校的学业负担就不轻,有了培训班的“添砖加瓦”,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难免会被压得喘不过气。培训班可以有,适当的培训可以帮助孩子查缺补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违背教育规律、无视孩子兴趣的填鸭式培训,只会过早透支孩子的健康,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弊远大于利。
暑假,要多些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多是书本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验证,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暑假,正好给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学校、家门,去接触真实的社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暑假姓“假”,但也并不意味着让孩子“我的暑假我做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学校、家庭应该给孩子以科学的引导,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