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落石栏杆,新染晴波绿染弯。6月,走进黔江区五里乡,原始森林、美丽乡村、舒适的民宿,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已有26人预定民宿,住两个月,避暑。”五里供销合作社主任王昌银说,发展乡村旅游,五里乡有着天然的优势。供销合作社整合了胡家坝新村的闲置房屋,并对其统一改造、统一管理,打造了特色民宿,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增收。
这是黔江区采用“共合式改革”,深入开展“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试点,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的一个缩影。黔江区供销合作社主任何平说,“共合式改革”,就是抓住“共建、共生、共利、共赢、共济”五大关键环节,构建基层供销社“合力、合体、合一、合心、合奏”的利益共同体。
综合服务实现农社共兴
敢为人先的“共合式改革”,不断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走出了一条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的农社共兴新路子。
“共合式改革”一开始,黔江区就全面恢复涉农乡镇基层供销社,由此奠定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基础。五里乡供销合作社就是实践典型之一。
“过了立夏,犁田打耙”。在五里乡胡家坝村,村民们忙着栽秧、抹田坎,干劲十足。这一片稻田所产的有机、绿色认证大米已经预定销售30多吨。
“供销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田间管理。”王昌银说,资金和技术全部由基层社提供,村民不需要投入资金,只需出土地和劳动力,就可轻松完成水稻种植。水稻成熟后,基层社还会承担后期的保底订单收购,确保农民每亩收入2500元以上。
仅去年一年,五里乡五里社区、胡家坝村的乡村旅游、水稻、泥鳅等产业就带动了200多户村民增收1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截至目前,黔江区先后恢复重建24个基层供销社,不仅为农民提供农资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种植专题培训,还提供送货上门、代垫货款、测土配方等免费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基层社会分类、分片选派技术员现场指导,针对具体产业项目开展专题培训、统防统治、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及时发布惠民政策等信息,为农业增产提供技术保障。
创新模式推动产业融合
“共合式改革”,把小农生产引入规模化发展轨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使传统的“散、小、多、杂”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变化首先来自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白石乡供销合作社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在2018年获评“全国基层社标杆社”。
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刘竹生介绍说,该社仅以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鲊海椒、盐菜、豆豉等产品,发展乡内外种植农产品基地6500余亩,带动2860户村民增收。
“产业发展起来后,还要将好的产品卖出去。”为了彻底改变过去农产品销售“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黔江区针对部分当地龙头企业加工能够消化的农产品,基层供销社采取保底价收购;对当地不能消化的农产品,除免费为农户提供电商服务、线上销售外,还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武陵山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城区农产品直销中心代售,解决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目前,在黔江区供销社的统筹协调下,全区优势资源集中调配,社间、社内资源共享,形成全区供销一盘棋,互帮互助,有无互通,凝聚起全区力量,从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效益三方面,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三社”融合助力“三变”改革
“共合式改革”,还带来了什么?
何平表示,区供销合作社、乡镇(街道)基层供销合作社、村(社区)级综合服务社组成的新型供销组织“三社”融合,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村“三变”改革,是黔江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
“发展前景好,村民积极性都很高。”2018年1月,太极乡新陆村村支两委成立了翻垭寇蚕桑专业合作社。以36户村民撂荒地200亩入股,加上党费支持和村集体入股,建成桑园基地150亩、蔬菜基地50亩。
该村党支部书记冉景发说,到2020年蚕桑盛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100万元以上,“股民们”可获得保底分红4万元以上……
目前,全区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36家、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61家;组建了区农合会及10个农合会分会,为多家基层社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代理记账、代理报税等代理业务。
同时,区供销社积极与市农信集团、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三峡银行沟通协调,共为16个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期或其他资金需求量大的时期争取贷款1472万元,及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基层社与农民联系更为紧密、服务群众也更加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