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黔江精神”再出发采访组黔江纪行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黔江的3天时间,通过实地调研采访,我们在老一辈黔江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永不消失的黔江精神;在新一代黔江人身上,无论是在外面打拼的,还是在家乡创业的,骨子里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干劲,不被命运压倒的向上精神。”5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刘学奎率新华社“黔江精神”再出发采访组深入黔江实地采访后说,这就是他看到的在恶劣环境中孕育、在脱贫攻坚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升华、在新的时代再出发的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的黔江精神。

在小南海十三寨了解西兰卡普手工制作

  黔江精神”在恶劣环境中孕育

  这段历史永不能忘

  5月17日,原黔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荣途接受了采访组采访。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黔江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当差,群众生活特别困难。那么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必需靠自身苦干、实干、大干,立下奋斗目标,把事干成。没有水,自己引;没有路,自己修。”张荣途说,南海堰和梅子关隧道的打通,就是“黔江精神”的体现。

  南海堰于1973年3月修建,全县动员了上万民兵和社员,用扁担、箩筐担土,用锄头、铁锨挖泥,用钢钎、二锤开山取石,历经8年时间,挖通了全长25.98公里堰渠,这就是人们称为的西部“红旗渠”。

  公路建设亦如此。当时黔江地区有一条贯通全区境内的公路 , 就是 30 年代修建的战备公路——川湘公路 , 解放后改名为国道319线。该道路在黔江境内的册山段,进出要翻越一座山——梅子关,沿途有36 道拐、72 道弯,并且坡陡、弯急、路窄,险象环生,交通事故多发 。

  为改变这一恶劣的交通环境,必须在梅子关处打通一条隧道,这条隧道全长1800米,历经两年建设才得以通车。这条隧道和公路,是黔江的西大门,是连接黔江境内的石会、黑溪、白石、杉岭、黄溪、黎水等乡镇的重要通道,也是黔江到彭水、酉阳、秀山和上重庆的必经之路。

到金溪镇平溪村水产养殖基地采访

  “黔江以前的公路、桥梁、水库等基础设施,都是从无到有,大多是组织群众义务修建,当时干部群众齐心,听不到一句怨声。”张荣途说,“黔江精神”的精髓就是“苦干”。

  在邻鄂镇松林村菊花基地里,破土而出的菊花苗长势茂盛。村民简吉明指着基地说,这片梯土记录着一个人——“土家愚公”简旺超,人称简二先生。在责任地承包前带领村民改田改土,承包后带领儿孙把87个乱石坑改成了22块梯土。时任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四次来黔江视察,赞扬简旺超为“土家愚公”,并号召全省学习这种“愚公精神”。

  如今,他的侄孙简义相,一位“一天锄把都没摸过”的大学生,在过去只种玉米土豆的高海拔山区种植金丝皇菊成功,传承着这股“精气神”。

  “干,苦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土家愚公’面对恶劣环境,树起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这面旗帜。”刘学奎深有感触地说。

  “黔江精神”在脱贫攻坚中成长

  这里村民真不一样

  “你皮肤与其他人不一样?”

  “太阳晒的呗!”

  在见到邻鄂镇松林村冬桃基地负责人胡维成时,当天气温26度,多数村民身穿短袖,他却穿一身迷彩服在忙碌,面部被晒成古铜色。

  “变了泥鳅就不怕糊泥,好日子不是等来的!”胡维成笑着说,生在农村,就是靠一双手去做才有奔头。

  5年前,胡维成是当地一家煤矿的矿长,自煤矿关闭后,胡维成去新疆一水果基地打工学技术。2016年,回家流转村民300多亩土地种植冬桃,带领当地父老乡亲脱贫增收。

到邻鄂镇松林村菊花基地采访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的驻村扶贫干部、扶贫队员,他们从机关走进农村,吃住在农村,针对不同类别的贫困家庭,如何富起来,这是他们日夜都在思考的问题。”黔江区扶贫办负责人郭兴春说,这些人就是“黔江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在金溪镇,漫山遍野的桑园引起了采访组的特别关注。

  2017年11月,金溪镇长春村村民滕树文、陈正文、滕树长三位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蚕桑股份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种植蚕桑260亩,参社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通过土地入股和常年务工,2户入社的建卡贫困户,在2018年实现脱贫越线。今年新入社62户,其中贫困户14户,新增土地705亩。

  “黔江蚕桑产业的发展是经历了栽——砍——再栽——再砍——再栽的曲折过程。这也催生了一条经验:农业的发展之路必须要‘接二连三’。 ‘接二’就是要有龙头农业企业带动,农业成为工业的原材料基地,蚕茧就是桐乡丝绸园的原材料基地;‘连三’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对此,刘学奎十分赞赏。

  “黔江精神”的核心就在“苦干”两个字上,新一轮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全区上下通过开展“扶贫故事”、“脱贫故事”、“创业故事”等“三个故事”宣讲,弘扬“黔江精神”,激发干部群众的扶贫、脱贫、创业热情。

  “黔江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升华

  这种精神不缺远方

  采访组来到阿蓬江镇,“走四方‘一带一路’黔江农民工专题摄影展”正在这里巡展。这是向采访组开启的另一道了解“黔江精神”的窗口。

  改革开放后,黔江人解决了温饱,为了解决子女上学和改善一家人的居住环境,他们开始外出务工。有文化的进厂当工人,没文化的在工地上下苦力。就是在他们用“苦干+实干+才智”,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摆脱打工仔的命运,有的当了管理者,有的自己出来开厂或承包工程当了老板。

  “走四方‘一带一路’黔江农民工专题摄影展,就是黔江精神的一个佐证,从多地域、多方面、多角度展现黔江农民工在外打拼的场景。”黔江区委原副书记、展览创作者之一任光明在展出现场说,这些照片都是进工厂、进田野、进住地、进施工现场拍摄的。

  这些年,黔江走进新疆、上海、陕西、广州等地的年轻农民工,是以血肉的身躯去适应不同的工种、不同的生存环境。有累倒在码头上的,有从井架上摔下来的,也有在棉花地被火辣的太阳晒晕倒的……

  他们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现很多在新疆承包棉田、有的在上海港创业、有的在广州开印染厂、有的在陕西当矿老板等。他们的厂矿企业,解决和带动当地数万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成为黔江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摇篮。

  “黔江人走南闯北都带着‘黔江精神’啊。”新华社辽宁分社社长张倵瑃说。

  “黔江精神”在新的时代再出发

  这方水土大有文章

  “跟党走、干实事、创新路”是“黔江精神”再出发的实践方向。跟党走,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办实事,就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创新路,就是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结合群众的新愿望、新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破解新问题、达到新目标。

  在濯水古镇调研石鸡坨土陶,了解到传统土陶工艺制品,已销往国内外,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成为当地脱贫攻坚和非遗传承基地,刘学奎称黔江的泥土大有文章。

  金溪镇为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溪村是金溪镇最远的行政村。全镇以蚕桑为主要脱贫产业。刘学奎一行走访了长春村的两处蚕桑基地,入股村民近200户;平溪村利用良好的水资源,引进大户养殖澳洲大龙虾和泥鳅。

  在中塘乡的万亩猕猴桃产业园,从流转村民土地到再承包给村民管理,每户承包20亩,实现600余户村民增收的新模式。

  走进小南海镇十三寨,建立在深山中的西兰卡普手工车间,工人在忙碌,周围的农家乐生意爆满。这是小南海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利用小南海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扶贫”的特色乡村旅游助推脱贫,在新建村、小南海村等村大力发展古村落民宿,带动当地村民吃上旅游饭……

  黔江青年干部曾创在接受采访时说,“黔江精神”对年轻一代而言,必须践行和发扬老一辈传下来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把“黔江精神”作为座右铭。平常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有常怀感恩之心、锤炼品德修为、树立远大理想、厚植为民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

  “这次我们来到黔江,对黔江精神再出发作了深度调研。从我们走访看到的很多产业,都是脱贫攻坚中的精准扶贫产业。看到人们的创业精神,正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现代版的再现。黔江精神在重庆市和全国很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大力推介。”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韩振说。

  ■后记

  在跟着新华社记者调研采访黔江精神的3天时间里,深感他们身上同样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媒体人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四力”的彰显。刘学奎和张倵瑃都年近5旬,唯有韩振是90后,他们从大都市走进山区,每天调研采访两个以上乡镇,用脚力去丈量采访地、用眼力去看、用笔和镜头记录,用脑力去构思、去谋篇布局,然后通过笔力来展现出有厚度、有温度、有高度的美篇,让那些鲜活的场景跃然纸上,打造出让自己满意、读者满意的佳作。尤其是很多时候在下午2点才吃午饭,晚上9点才回到住地,甚至访谈过半夜,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