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人义务教孩子学草编

  最大的心愿:不让这些“土手艺”失传

  没有收入,却风雨无阻。近段时间以来,黄溪镇山洋村3组84岁的秦光镜老人,每天下午4点都要准时赶到黄溪小学,为孩子们义务上课:教孩子们学编草鞋、草凳。而孩子们也是每天都在盼着这一时刻早点到,因为“学编这个很有意思,长大了还可以把这个当成一门手艺……”

  草鞋伴他一生 无悔义务传承

  秦光镜今年已84岁,但身体很好。他说他这一辈子,跟草鞋草凳有着特殊的感情。

  1935年出生的他迫于生计,在不到10岁时就跟着大人学编草鞋。当然了,那时候编草鞋是为自己:“我们家有7兄妹,日子过得很艰辛,那时不像现在日子这么好过,长年打光脚板。要想有‘新鞋’穿,就要靠自己勤快。”

  后来,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编草鞋来卖成为了秦光镜创收的一门手艺。“最贵一双卖过3块多”,老人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都爱穿草鞋。尽管儿子满堂家里各式各样的新鞋一大堆,但他都“穿不出感觉,还是草鞋穿起安逸”。

  而最近几年,老人总有个心结打不开:眼看村子里都没几个人会编草鞋编草凳了,这样下去这些“土手艺”肯定会失传!

  去年,黄溪小学校长刘国华找到秦光镜。出于对当地乡土文化传承的目的,想请他到学校教孩子们学编草鞋、草凳。当时秦光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因为校长的这个请求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立即答应下来。就这样,根据学校开设草编社团活动小组的要求,他每天下午4点钟都要准时到校为30多名孩子“教手艺”,开始了自己的义务传承生涯。

  为了不耽误老师和孩子们的时间,秦光镜老人总是提前要把所需要的物料备好,比如上等的稻草、草鞋马、草鞋枷担等,而每次授课,他都是非常耐心。如今30多个“小弟子”都渐渐“出师”。而每当看到孩子们的进步,秦光镜老人心里都暗自高兴。后来,学校给老人授予了一个“官衔”:黄溪小学乡土文化传承校外辅导员,老人高兴得好多天都睡不着觉。

  “孩子们学习都很投入,也很充实,这样一来,几乎能把孩子的空暇时间利用起来,使他们少很多机会远离手机或其它不健康的东西,还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磨砺孩子们的意志,在传承了乡土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细心做事的好习惯。”刘国华说。

  他有一个心愿 让草鞋草凳值钱

  秦光镜老人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心愿,就是今后总有一天,家乡的草鞋、草凳这些“土货”能值钱,“因为只有那样,才会有人去学,一代传一代。”

  土家草鞋,应该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打草鞋也是黔江好几代人曾经必会的手工活。简陋的,可以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腰上,一头支在伸出的两只脚的脚趾上,随时随地能够动作起来;讲究一点的,有草鞋马,骑在草鞋马上,腰上拴着草鞋枷担……曾经还有一首流行歌曲,唱的便是《爸爸的草鞋》,充满沧桑感。

  稻草风干、捶、搓、编……这一系列的“生产环节”其实都有讲究。比如草最好是糯米草,捶一定要放在石板上捶。一双草鞋或一个草凳的诞生,便是稻草在新的一个轮回里重获了生命。秦光镜老人的担心是必然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草鞋、草凳早已淡出土家人的生活,即便是深居简出的山里人现在也几乎不再使用。但老人的心愿也是可以实现的:随着民族文化传承大潮的快速兴起,土家草鞋尽管不再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必须消费产品,但从休闲、旅游等方面来看,它作为一处地方乡土文化的载体和一缕乡愁,却真的值得回忆和品味,所以“值钱”也是必然的了。

  (记者 王华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