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寻找英雄·网络中国节·清明

  清明:让我们离自然更近一点

  清明,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天然就兼具了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人文”方面自不待多言,扫墓、祭祖,均体现了传统孝文化的绵延传承,小学生们都知之甚详。而“自然”方面,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恐怕人们已很少在清明节踏青、游玩,体验那种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的乐趣。

  回想古代,社日和清明节期间,人们可以停止劳作,做一些斗草、踏青、荡秋千之类的游戏。晏殊的一首《破阵子》就写到,“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嬴,笑从双脸生”。

  这是多么简单的美好、多么纯粹的快乐啊!

  反观我们现在,虽然清明节已被明确为法定假期,很多人却无暇踏青游玩,往往祭祖后,便开始一些或是更高雅、或是更刺激、或是更不费力气的娱乐,仿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一般,必须得把时间像百元大钞那样用得极有效率。

  有了电灯,就不用油灯;有了汽车,就不用马车;有了自来水,就不用挖井……这些当然是进步的表现,但亲近自然,却似乎不该因社会的发展而简化、淡化。正如清明节,既有人文的内涵,也有自然的内涵,少了哪一部分都是缺失、都是遗憾。

  而要亲近自然,不能把艺术作品对自然的描绘当成自然,因为那是别人眼里的自然;也不能把游戏里的自然风光当成自然,好比游戏里的车神未必拥有现实里的驾驶证;甚至,不能把旅游当成亲近自然,因为景区的自然已经过了刻意的选择、美化。

  像以前的清明节那样,郊外远足、放风筝、荡秋千……不知不觉间,便已与身边的自然融为一体。也许,这才是与亲近自然最好的方式。

  清明节,让我们与自然更近一点。

编辑:李丹